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中国奇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力量 | 第9-10页 |
·物化的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的缺失 | 第10-11页 |
·众说纷纭——市场经济批判的理论偏执 | 第11-12页 |
·灵魂救赎——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本理念 | 第12-14页 |
2 马克思“人本”理念的基本规定及其理论过程 | 第14-30页 |
·“现实的个人”及其实现的现实关系 | 第14-19页 |
·超越莱布尼兹:从封闭的单子到现实的个人 | 第14-15页 |
·超越黑格尔:从理念之人到现实的个人 | 第15-17页 |
·超越费尔巴哈:从抽象的类到现实的个人 | 第17-19页 |
·“集体主义的人”的社会形式 | 第19-24页 |
·对利益“无我”的“虚幻集体”的批判 | 第19-21页 |
·对利益“有我”的“真实集体”的肯定 | 第21-23页 |
·真实集体对“群体”的历史进步 | 第23-24页 |
·“历史主义的人”——在世之人的历史发展 | 第24-30页 |
·人的发展的三大阶段 | 第24-26页 |
·不可逾越的阶段——物的依赖基础上的人格独立 | 第26-27页 |
·人的本质显现与人的自由发展是历史过程 | 第27-30页 |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本理念的基本规定及其制度效应 | 第30-35页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人的发展阶段的契合 | 第30-31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独立人格的创生 | 第31-32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历史主体的实现 | 第32-33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集体的再生 | 第33-35页 |
4 人本理念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约束 | 第35-38页 |
·市场失灵的样态:道德风险、两极分化、外部性 | 第35-36页 |
·政府失灵的样态:腐败、资本与权力结盟 | 第36-38页 |
·腐败问题 | 第36页 |
·资本与权力结盟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