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引进枣种质资源评价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16页 |
·枣在新疆引种历史及发展现状 | 第10页 |
·优异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枣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枣种质资源的起源与演化 | 第11页 |
·枣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和保存 | 第11-12页 |
·枣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 第12-14页 |
·枣种质资源的创新 | 第14-15页 |
·核心种质的研究概况 | 第1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3页 |
·材料 | 第16-19页 |
·调查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9-22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23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2页 |
·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及其核心种质的构建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51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3-41页 |
·数量性状变异情况 | 第23-25页 |
·枣树数量性状的次数分布图 | 第25-31页 |
·枣数量性状的分级 | 第31-36页 |
·枣质量性状的分级 | 第36-38页 |
·枣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41页 |
·枣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及商品性的综合评价 | 第41-43页 |
·枣鲜食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41-42页 |
·枣制干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42-43页 |
·核心种质的构建 | 第43-51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43-47页 |
·聚类分析 | 第47-48页 |
·核心种质的构建 | 第48页 |
·核心种质的检验 | 第48-51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1-55页 |
·讨论 | 第51-54页 |
·枣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情况及其在育种中的意义 | 第51页 |
·枣资源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及其在育种中的意义 | 第51-52页 |
·灰色关联度在综合评判中的意义 | 第52页 |
·核心种质的构建及其检测 | 第52-53页 |
·资源评价中应注意问题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
发表文章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