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目录 | 第1页 |
表目录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导论 | 第12-20页 |
·选题依据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20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18-20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0-32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20-21页 |
·FDI与贸易收支理论 | 第21-24页 |
·文献综述 | 第24-30页 |
·FDI区位选择的相关研究 | 第24-27页 |
·FDI与贸易收支的相关研究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中国大陆对外贸易与吸收外资现状分析 | 第32-46页 |
·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现状 | 第32-36页 |
·中国大陆对外贸易规模 | 第32-33页 |
·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结构特征 | 第33-36页 |
·中国大陆吸收外资现状 | 第36-42页 |
·中国大陆吸收外资规模 | 第36-38页 |
·中国大陆吸收外资结构特征 | 第38-42页 |
·中国大陆对外贸易顺差构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4 外商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与中国大陆对外贸易顺差实证分析 | 第46-60页 |
·FDI与中国大陆贸易顺差实证分析 | 第46-52页 |
·变量选取及模型建立 | 第46-47页 |
·基本模型介绍 | 第47-49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FDI与中美和中欧贸易顺差实证分析 | 第52-57页 |
·基本模型介绍 | 第52-53页 |
·变量选取 | 第53-55页 |
·实证结果 | 第55-56页 |
·原因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5 不同国别(地区)外资类型对中美和中欧贸易顺差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第60-78页 |
·不同国别(地区)外资类型对中美贸易顺差影响效应分析 | 第60-70页 |
·美国FDI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 | 第60-64页 |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FDI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 | 第64-66页 |
·港澳FDI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 | 第66-70页 |
·不同国别(地区)外资类型对中欧贸易顺差影响效应分析 | 第70-76页 |
·欧盟FDI对中欧贸易顺差的影响 | 第70-75页 |
·日韩FDI对中欧贸易顺差的影响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8-84页 |
·研究结论 | 第78-80页 |
·FDI对中国大陆对外贸易顺差影响显著 | 第78页 |
·影响中美和中欧贸易顺差的外资国别类型有所区别 | 第78-79页 |
·不同外资国别类型所产生的贸易效应有所不同 | 第79-80页 |
·政策建议 | 第80-84页 |
·调整引进外资战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 第80页 |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将国内贸易顺差向外转移 | 第80-81页 |
·不同国别的外资类型具有差异化,应区别对待 | 第81-82页 |
·有效改善贸易收支,贸易政策和外资政策相结合 | 第82页 |
·优化外资结构,合理引导外资流向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