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引言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8页 |
·自然的河流与人类对河流的干扰 | 第10-11页 |
·目前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河流近自然治理的理念 | 第11-15页 |
·河流自然性评价 | 第15-17页 |
·土壤生物工程的内涵 | 第17-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20-21页 |
2.河流近自然治理模式研究 | 第21-28页 |
·河道平面 | 第21-23页 |
·河床障碍石 | 第21页 |
·心滩 | 第21-22页 |
·鱼道 | 第22-23页 |
·河道断面 | 第23-25页 |
·跌水 | 第23-24页 |
·石质阶梯 | 第24页 |
·浅滩-深潭 | 第24-25页 |
·河岸地带 | 第25-27页 |
·倒木 | 第25-26页 |
·根桩护岸 | 第26页 |
·层栽 | 第26-27页 |
·应用实例 | 第27-28页 |
3.研究区自然性评价和治理目标 | 第28-46页 |
·自然环境简介 | 第28页 |
·研究区自然性评价定位 | 第28-37页 |
·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获取 | 第29-30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30-31页 |
·评价指标标准与方法 | 第31-36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治理目标的确立 | 第37-41页 |
·植物材料和施工措施的选择 | 第41-46页 |
·扦插(Live staking) | 第41-42页 |
·灌丛垫(Brush mattress) | 第42页 |
·埋根(Rooted cutting) | 第42-43页 |
·篱墙(Willow fence) | 第43页 |
·梢捆(live fascines) | 第43-44页 |
·生态丁坝 | 第44页 |
·芦苇栽植 | 第44-46页 |
4.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在河流近自然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 第46-63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植物调查 | 第46页 |
·土壤剪切力、紧实度和含水量 | 第46页 |
·芦苇护岸 | 第46-47页 |
·实验分析 | 第47-63页 |
·植物生长特性分析 | 第47-55页 |
·固坡效果分析 | 第55-59页 |
·护岸消波效果分析 | 第59-63页 |
5.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在河流近自然治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63-66页 |
·安全性 | 第63页 |
·生态性 | 第63-64页 |
·景观性 | 第64-65页 |
·经济性 | 第65-66页 |
6.结论 | 第66-68页 |
·研究结果 | 第66-67页 |
·讨论与建议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个人简介 | 第70-71页 |
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