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创新点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传播的新机遇和政府响应 | 第15-25页 |
第一节 新媒体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终端时代下的政府形象传播 | 第17-20页 |
一、 新媒体催生信息终端传播 | 第17-18页 |
二、 终端传播时代下的政府响应 | 第18-20页 |
第三节 全民直播时代下的政府形象传播 | 第20-25页 |
一、 新媒体催生全民直播 | 第20-22页 |
二、 政府迎接新机遇的响应措施 | 第22-25页 |
第二章 苏州工业园区政府“新媒体传播体系”媒介功能分析 | 第25-33页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趋势与政府响应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媒介联动下的媒介话语权争夺与再现 | 第27-29页 |
一、 “新媒体传播体系”媒介入口联动分析 | 第27-28页 |
二、 媒介话语权争夺与再现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政府形象的自我建构与传播的其他维度 | 第29-33页 |
一、 政治文化认同 | 第29-31页 |
二、 城市视觉建构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微博传播与服务型政府形象 | 第33-45页 |
第一节 利用微博传播政府形象的可能性 | 第33-36页 |
一、 传播方式的裂变性 | 第34页 |
二、 传播内容的及时性 | 第34-35页 |
三、 传播空间的公共性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服务型政府形象在微博上的构建 | 第36-42页 |
一、 传播内容:宣传色彩淡化与实用信息凸出 | 第36-37页 |
二、 信息呈现:话题分类常态化与事件化共存 | 第37-39页 |
三、 传播方式:淡化政府权威形象 加强粉丝认同 | 第39-41页 |
四、 宣传阵地:突发事件主动发声 及时处理 | 第41-42页 |
第三节 服务型政府形象与政治合法性的维护 | 第42-45页 |
一、 服务型政府的发展 | 第42-43页 |
二、 服务型政府形象的塑造与政治合法性的维护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城市形象塑造与智慧型政府形象 | 第45-54页 |
第一节 移动互联网浪潮下的全球政务 APP | 第45-46页 |
一、 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政府形象传播的必要性 | 第45-46页 |
二、 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全球政务 APP 建设趋势 | 第46页 |
第二节 “非凡城市 SIP”与智慧型政府形象 | 第46-51页 |
一、 城市文化认同塑造 | 第47-48页 |
二、 议程设置与“非凡”城市形象 | 第48-50页 |
三、 城市功能与城市形象融合 | 第50-51页 |
第三节 “非凡城市 SIP”与“my city way”的比较 | 第51-54页 |
一、 城市功能与城市形象 | 第51页 |
二、 政府与媒介运用 | 第51-52页 |
三、 政府与公众需求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