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孝道对唐朝吏治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一、 儒家孝道之内涵概述 | 第11-16页 |
(一) 养亲尊亲 | 第11-12页 |
(二) 传宗接代 | 第12页 |
(三) 继志述事 | 第12-13页 |
(四) 慎终追远 | 第13-14页 |
(五) 谏诤尊长 | 第14-15页 |
(六) 卑为尊隐 | 第15-16页 |
二、 唐代儒家孝道之渊源与现状 | 第16-24页 |
(一) 唐代之前儒家孝道的发展演变 | 第16-19页 |
1、 先秦时期的儒家孝道思想 | 第16-18页 |
2、 汉、魏晋的“以孝治天下” | 第18-19页 |
(二) 唐代儒家孝道进一步政治化 | 第19-24页 |
1、 厘清“忠”与“孝”的关系 | 第20-21页 |
2、 将儒家孝道法律化 | 第21-24页 |
三、 儒家孝道于唐朝吏治之影响 | 第24-38页 |
(一) 以孝选拔、考察官吏 | 第24-29页 |
1、 以“孝德”作为选官的标准 | 第24-27页 |
2、 以“孝”黜陟贬迁现职官员 | 第27-29页 |
(二) 官员丁忧之制 | 第29-31页 |
(三) 官员避讳之制 | 第31-33页 |
(四) 终养之制 | 第33-35页 |
(五) 颁赐谥号 | 第35-36页 |
(六) 言谏制度 | 第36-38页 |
四、 儒家孝道对唐朝吏治影响之评价 | 第38-44页 |
(一) 历史评价 | 第38-40页 |
1、 儒家孝道对官员治理的合理因素 | 第38-39页 |
2、 儒家孝道对吏治的不合理因素 | 第39-40页 |
(二) 现代借鉴 | 第40-44页 |
五、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