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3页 |
1 引言 | 第13-28页 |
·植物的低温冷害 | 第13页 |
·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 第13-17页 |
·植物形态结构的变化与抗寒性 | 第13-14页 |
·植物生理生化水平的变化与抗寒性 | 第14-16页 |
·植物分子水平的变化与抗寒性 | 第16-17页 |
·抗寒相关基因的分离技术 | 第17-20页 |
·国内外苜蓿属牧草抗寒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20-26页 |
·苜蓿抗寒分子水平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扁蓿豆的相关研究 | 第22-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2 低温对扁蓿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28-4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8-32页 |
·试验材料及取样方法 | 第28-29页 |
·主要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29-32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低温对直立型扁蓿豆不同器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低温对直立型扁蓿豆不同器官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低温对直立型扁蓿豆不同器官 SOD 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低温对直立型扁蓿豆不同器官 POD 活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直立型扁蓿豆低温胁迫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自然降温对扁蓿豆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38-39页 |
·低温胁迫对扁蓿豆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3 扁蓿豆内参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40-5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0-45页 |
·试验材料 | 第40-41页 |
·方法 | 第41-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直立型扁蓿豆幼苗不同器官 RNA 的纯度与 DNA 质量的检测 | 第45-46页 |
·扁蓿豆 Actin 基因片段的克隆及组织器官特异性表达分析 | 第46-47页 |
·MRActin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47-49页 |
·MRActin 基因编码蛋白结构分析 | 第49-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扁蓿豆低温处理材料总 RNA 的提取 | 第52页 |
·扁蓿豆内参基因的特性分析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页 |
4 扁蓿豆 CAS 冷诱导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53-6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4-55页 |
·材料 | 第54页 |
·方法 | 第54-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65页 |
·扁蓿豆 CAS15 基因的克隆 | 第55-57页 |
·MRCAS15A 和 MRCAS15B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57-59页 |
·MRCAS15A 和 MRCAS15B 基因编码蛋白结构分析 | 第59-63页 |
·直立型扁蓿豆 CAS 基因表达分析 | 第63-65页 |
·讨论 | 第65-67页 |
·MRCAS 基因蛋白的抗寒特性 | 第65-66页 |
·MRCAS 基因的低温响应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页 |
5 扁蓿豆抗寒相关基因的 cDNA-AFLP 分析 | 第67-9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7-76页 |
·试验材料 | 第67-68页 |
·方法 | 第68-7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6-87页 |
·直立型扁蓿豆幼苗 RNA 的纯度与 cDNA 质量 | 第76-77页 |
·直立型扁蓿豆预扩增反应体系 | 第77页 |
·直立型扁蓿豆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 | 第77-79页 |
·选择性扩增引物筛选 | 第79-81页 |
·cDNA-AFLP 选择性扩增的差异表达 | 第81-82页 |
·差异片段的功能分析 | 第82-86页 |
·荧光定量 PCR 分析 | 第86-87页 |
·讨论 | 第87-90页 |
·cDNA-AFLP 技术流程要求 | 第87-88页 |
·cDNA-AFLP 筛选扁蓿豆抗寒基因的应用效果 | 第88-89页 |
·扁蓿豆抗寒相关基因的分析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页 |
6 扁蓿豆抗寒基因全长的获得和表达分析 | 第90-11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91-95页 |
·试验材料 | 第91-92页 |
·研究方法 | 第92-9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5-116页 |
·扁蓿豆 PP2C 基因的克隆 | 第95-104页 |
·扁蓿豆 HSP 基因的克隆 | 第104-110页 |
·扁蓿豆 HLH 基因的克隆 | 第110-114页 |
·扁蓿豆抗寒相关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 第114-115页 |
·直立型扁蓿豆抗寒生理和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115-116页 |
·讨论 | 第116-119页 |
·直立型扁蓿豆 MRPP2C 基因的序列及抗寒特性分析 | 第116-117页 |
·直立型扁蓿豆 MRHSP70 基因的序列及抗寒特性分析 | 第117页 |
·直立型扁蓿豆 MRHLH 基因的序列及抗寒特性分析 | 第117-118页 |
·直立型扁蓿豆抗寒机理初探 | 第118-119页 |
·结论 | 第119页 |
7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7页 |
作者简介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