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9页 |
第一章 去氢骆驼蓬碱的处方前研究 | 第19-26页 |
材料 | 第19页 |
一、 试剂 | 第19页 |
二、 仪器 | 第19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19-25页 |
一、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9-23页 |
二、 去氢骆驼蓬碱的基本理化性质考察 | 第23-25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段聚合物载体的合成 | 第26-35页 |
材料 | 第26页 |
一、 试药 | 第26页 |
二、 仪器 | 第26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26-34页 |
一、 壳聚糖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 | 第26-29页 |
二、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29-31页 |
三、 聚合物的理化性质的分析 | 第31-34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载药胶束的制备与工艺优化 | 第35-48页 |
材料 | 第35页 |
一、 试药 | 第35页 |
二、 仪器 | 第35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35-46页 |
一、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5-36页 |
二、 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与质量评价 | 第36-46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体外药效学和摄取机制评价 | 第48-65页 |
材料 | 第48-49页 |
一、 试药 | 第48页 |
二、 仪器 | 第48-49页 |
三、 细胞 | 第49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49-63页 |
一、 对肝肿瘤细胞的毒性 | 第49-51页 |
二、 HepG2 细胞对 HM 及其胶束的摄取动力学 | 第51-54页 |
三、 对内吞机制的深入研究 | 第54-60页 |
四、 凋亡检测 | 第60-63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体内药效学及安全性考察 | 第65-71页 |
材料 | 第65页 |
一、 试药 | 第65页 |
二、 仪器 | 第65页 |
三、 细胞和动物 | 第65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65-69页 |
一、 体外溶血实验评价体外安全性 | 第65-66页 |
二、 小鼠体内抑瘤实验 | 第66-69页 |
三、 生命延长研究 | 第69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近红外小动物活体成像 | 第71-75页 |
材料 | 第71-72页 |
一、 试药 | 第71页 |
二、 仪器 | 第71页 |
三、 细胞和动物 | 第71-72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72-74页 |
一、 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 第72页 |
二、 Cy7 标记纳米胶束的制备 | 第72页 |
三、 Cy7 标记的纳米胶束在裸鼠体内的近红外荧光成像 | 第72-74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74-75页 |
全文总结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它 | 第88-9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