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引言 | 第12页 |
·医用钛及钛合金植入体的表面改性 | 第12-15页 |
·医用钛及钛合金 | 第12-13页 |
·医用钛及钛合金的表面改性现状 | 第13-15页 |
·矿化胶原的表面改性作用 | 第15-17页 |
·矿化胶原材料 | 第15-16页 |
·矿化胶原涂层的制备 | 第16-17页 |
·具有表面抗菌药物缓释功能的骨植入体 | 第17-22页 |
·植入体抗菌背景 | 第17-18页 |
·药物载体材料 | 第18-19页 |
·理想的药物缓释系统 | 第19-20页 |
·释药行为分析-释药机制和动力学模型 | 第20-22页 |
·载药型生物活性涂层 | 第22-25页 |
·涂层载药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涂层载药的优化途径 | 第23-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材料表征 | 第28-36页 |
·实验原料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矿化胶原涂层的制备 | 第29-30页 |
·PLGA-PEG-PLGA载药胶束的制备 | 第30-31页 |
·PLGA-PEG-PLGA载药胶束的组装 | 第31页 |
·材料表征 | 第31-33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1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31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1-32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2页 |
·胶原冷冻干燥 | 第32页 |
·体外药物释放分析 | 第32-33页 |
·胶束药物包封率测定 | 第33页 |
·涂层的生物学评价 | 第33-36页 |
·抗菌实验 | 第33-34页 |
·生物相容性实验 | 第34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矿化胶原涂层的制备和释药行为 | 第36-48页 |
·电化学沉积参数对矿化胶原涂层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36-38页 |
·沉积电压对矿化胶原涂层的影响 | 第36-37页 |
·沉积时间对矿化胶原涂层的影响 | 第37-38页 |
·壳聚糖对胶原的改性对矿化胶原涂层的影响 | 第38页 |
·矿化胶原涂层的形成机理和可控制备分析 | 第38-45页 |
·矿化胶原涂层形成的基本机理 | 第38-42页 |
·矿化胶原涂层的结构调控 | 第42-45页 |
·不同结构矿化胶原涂层的释药行为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矿化胶原/PLGA-PEG-PLGA共聚物涂层的制备和释药行为 | 第48-66页 |
·矿化胶原/PLGA-PEG-PLGA共聚物涂层表征 | 第48-56页 |
·多孔矿化胶原涂层的微观结构 | 第48-49页 |
·PLGA-PEG-PLGA胶束的制备和表征 | 第49-51页 |
·PLGA-PEG-PLGA胶束与矿化胶原涂层的结合方式 | 第51-55页 |
·矿化胶原/PLGA-PEG-PLGA共聚物涂层的稳定性 | 第55-56页 |
·矿化胶原/PLGA-PEG-PLGA共聚物涂层的释药行为 | 第56-61页 |
·胶束制备方法对涂层释药行为的影响 | 第56-57页 |
·胶束浓度对涂层释药行为的影响 | 第57-58页 |
·载药方式对涂层释药行为的影响 | 第58-59页 |
·矿化胶原结构对涂层释药行为的影响 | 第59-61页 |
·矿化胶原/PLGA-PEG-PLGA共聚物涂层释药动力学分析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矿化胶原/PLGA-PEG-PLGA共聚物载药涂层的生物学评价 | 第66-72页 |
·载药涂层的抗菌行为 | 第66-68页 |
·载药涂层的生物相容性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个人简历 | 第84-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