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缩略词 | 第8-10页 |
| 图表目录 | 第10-12页 |
| 目录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6-22页 |
| ·认知网络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认知网络 QoS 自主控制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 ·贝叶斯网络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 ·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 ·贝叶斯网络的扩展 | 第24页 |
| ·贝叶斯网络的认知特性 | 第24-26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论文研究目标 | 第26页 |
| ·论文整体框架 | 第26-27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8-29页 |
| 第二章 面向业务的认知网络 QOS 自主控制框架 | 第29-43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认知网络 QOS 自主控制 | 第29-33页 |
| ·问题分析 | 第29-30页 |
| ·设计原则 | 第30-33页 |
| ·面向业务的认知网络 QOS 自主控制框架 | 第33-40页 |
| ·典型认知网络 QoS 控制框架分析 | 第33-36页 |
| ·面向业务的认知网络 QOS 自主控制框架 | 第36-40页 |
| ·认知网络 QOS 自主控制框架的关键技术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三章 基于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认知网络 QOS 健康度评估方法 | 第43-63页 |
| ·引言 | 第43-45页 |
| ·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 | 第45-49页 |
| ·模糊集合理论 | 第45页 |
| ·动态贝叶斯网络 | 第45-49页 |
| ·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 | 第49页 |
| ·认知网络 QOS 健康度评估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 | 第49-53页 |
| ·评估变量选取 | 第50-52页 |
| ·QoS 健康度评估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 | 第52-53页 |
| ·基于模糊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认知网络 QOS 健康度评估方法 | 第53-59页 |
| ·数据获取与模糊化 | 第54-55页 |
| ·动态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 | 第55-57页 |
| ·QoS 健康度评估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推理 | 第57-59页 |
|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59-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四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认知网络 QOS 劣化定位方法 | 第63-83页 |
| ·引言 | 第63-65页 |
| ·认知网络 QOS 劣化定位的贝叶斯网络模型 | 第65-68页 |
| ·网络拓扑描述 | 第65-66页 |
| ·QoS 劣化描述 | 第66页 |
| ·QoS 劣化定位的贝叶斯网络模型 | 第66-68页 |
|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认知网络 QOS 劣化定位方法 | 第68-75页 |
| ·路径状态判定模型 | 第68-69页 |
| ·链路劣化先验概率学习 | 第69-71页 |
| ·QoS 劣化定位的的贝叶斯推理 | 第71-74页 |
| ·认知网络 QOS 劣化定位方法描述 | 第74-75页 |
|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75-82页 |
| ·仿真实验 | 第75-76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6-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五章 基于影响图的认知网络 QOS 自主控制方法 | 第83-103页 |
| ·引言 | 第83页 |
| ·影响图 | 第83-86页 |
| ·影响图的基本概念 | 第83-85页 |
| ·影响图的求解和最优决策 | 第85-86页 |
| ·认知网络 QOS 自主控制的影响图模型 | 第86-90页 |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86-87页 |
| ·影响图节点确定 | 第87-89页 |
| ·QoS 自主控制的影响图模型 | 第89-90页 |
| ·基于影响图模型的认知网络 QOS 自主控制方法 | 第90-93页 |
| ·贝叶斯网络推理 | 第90-92页 |
| ·影响图的最优决策算法 | 第92页 |
| ·认知网络 QOS 自主控制方法描述 | 第92-93页 |
|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93-101页 |
| ·仿真环境 | 第93-96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96-10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 ·论文总结 | 第103-104页 |
| ·工作展望 | 第104-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17页 |
| 致谢 | 第117-118页 |
| 攻读博士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 第118-119页 |
|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的技术发明专利 | 第119-120页 |
| 攻读博士期间软件著作权登记 | 第120-121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