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19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19-35页 |
·分子轨道理论 | 第20-24页 |
·闭壳层体系的HFR方程 | 第21-23页 |
·开壳层体系的HFR方程 | 第23-24页 |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 第24-26页 |
·基组的选择 | 第26-28页 |
·变分原理 | 第28-29页 |
·振动频率的计算 | 第29-31页 |
·内禀反应坐标理论 | 第31-35页 |
第3章 理论预测碳氢自由基CHx(x=1,2,3)在石墨烯生长中的作用 | 第35-47页 |
·引言 | 第35页 |
·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35-37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7-45页 |
·CH3 自由基修复石墨烯的单空位缺陷 | 第37-39页 |
·CH2 自由基修复石墨烯的单空位缺陷 | 第39页 |
·CH自由基修复石墨烯的单空位缺陷 | 第39-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第4章 乙烯和乙炔修复石墨烯生长中双空位缺陷的理论研究 | 第47-57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48-5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0-56页 |
·乙烯修复石墨烯中双空位缺陷 | 第50-55页 |
·乙炔修复石墨烯中双空位缺陷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第5章 碳原子催化修复石墨烯中的Stone-Wales缺陷 | 第57-69页 |
·引言 | 第57页 |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57-5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9-67页 |
·三态反应路径 | 第59-61页 |
·吸附 | 第59页 |
·转化 | 第59-61页 |
·单态反应路径 | 第61-65页 |
·新形成碳吸附原子的演变 | 第65页 |
·结果的可靠性 | 第65页 |
·与先前的结果比较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第6章 一类高效的石墨烯缺陷修复剂:零价碳C(0) | 第69-81页 |
·引言 | 第69-72页 |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7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2-79页 |
·石墨烯的单空位缺陷被C(Ph3)2 和C(PMe3)2 所修复 | 第72-77页 |
·吸附 | 第72-73页 |
·释放一个磷烷(Ph3和PMe3) | 第73页 |
·C(0)并入缺陷石墨烯 | 第73页 |
·复原完美结构石墨烯并且释放另外一个磷烷 | 第73-77页 |
·石墨烯的单空位缺陷被C(CO)2 所修复 | 第77-78页 |
·吸附 | 第77页 |
·C(0)并入缺陷石墨烯 | 第77-78页 |
·释放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并且复原石墨烯的完美结构 | 第78页 |
·释放另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 第78页 |
·结果的可靠性 | 第78页 |
·和先前结果的比较与意义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第7章 一类具有氮杂环卡宾配体的C(0)复合物-C(NHC)2修复石墨烯中单空位缺陷的理论研究 | 第81-87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82-8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5-86页 |
·C(NHC)2 吸附到单空位缺陷石墨烯上 | 第85页 |
·释放一个配体NHC | 第85-86页 |
·C(0)中心碳原子并入石墨烯缺陷中 | 第86页 |
·复原完美结构石墨烯并且释放一个NHC配体 | 第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109页 |
作者简介 | 第109-11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论文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