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安图地区钼(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 第12-13页 |
·以往工作研究程度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及工作方法 | 第15页 |
·实物工作量 | 第15-16页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第16-22页 |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6-17页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1页 |
·区域地层 | 第17-18页 |
·区域构造 | 第18-19页 |
·区域岩浆岩 | 第19-21页 |
·区域矿产 | 第21-22页 |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第22-36页 |
·双山钼(铜)矿床 | 第22-30页 |
·矿区地质 | 第22-26页 |
·矿体地质 | 第26-27页 |
·矿石特征 | 第27-29页 |
·围岩蚀变 | 第29页 |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第29-30页 |
·刘生店钼矿床 | 第30-36页 |
·矿区地质 | 第30-32页 |
·矿体地质 | 第32-33页 |
·矿石特征 | 第33-34页 |
·围岩蚀变 | 第34-35页 |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第35-36页 |
第4章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第36-49页 |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第36-45页 |
·样品采集及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测温结果 | 第37-45页 |
·成矿压力与深度 | 第45-46页 |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 第46-48页 |
·矿床成因类型 | 第48-49页 |
第5章 成岩成矿时代 | 第49-54页 |
·锆石 U-Pb 年龄 | 第49-51页 |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49页 |
·分析结果 | 第49-51页 |
·辉钼矿 Re-Os 年龄 | 第51-54页 |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第51页 |
·分析结果 | 第51-54页 |
第6章 成矿规律 | 第54-59页 |
·矿床时空分布 | 第54-55页 |
·时间分布 | 第54-55页 |
·空间分布 | 第55页 |
·成矿物质来源及富集机制 | 第55-57页 |
·成矿物质来源 | 第55-56页 |
·钼、铜富集机制 | 第56-57页 |
·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 | 第57-58页 |
·找矿标志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