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2,6-二乙酰基吡啶的性质、应用、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2,6-二乙酰基吡啶的性质 | 第12页 |
·2,6-二乙酰基吡啶的合成方法 | 第12-13页 |
·2,6-二乙酰基吡啶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第15-19页 |
·传统方法 | 第16-17页 |
·过渡金属催化合成 | 第17-19页 |
·Rap–Stoermer 反应合成苯并呋喃 | 第19页 |
·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第19-22页 |
·Hantzsch 噻唑合成法 | 第19页 |
·Gabriel 噻唑合成法 | 第19-20页 |
·Jacobson 噻唑合成法 | 第20页 |
·噻唑及其衍生物的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第二章 2,6-二乙酰基吡啶的 Pfitzinger 反应研究 | 第22-35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3页 |
·2,6-二乙酰基吡啶(1)的合成 | 第23-24页 |
·靛红及取代靛红(2a-l)的合成 | 第24-25页 |
·2,2'-(2,6-吡啶基)双喹啉-4-甲酸衍生物(3a-l)的合成 | 第25-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4页 |
·5-叔丁基-7-溴靛红(2k)及 5-甲氧基-7-溴靛红(2l)的合成 | 第28页 |
·5-叔丁基-7-溴靛红(2k)的结构表征 | 第28-30页 |
·2,2'-(2,6-吡啶基)双(喹啉-4-甲酸) 衍生物(3a-l)的合成 | 第30-31页 |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31页 |
·2,2'-(2,6-吡啶基)双(喹啉-4-甲酸)衍生物(3a-l)的结构表征 | 第31-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超声辅助条件下含苯并呋喃骨架的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 第35-50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4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5-36页 |
·2,6-二溴乙酰基吡啶(4)的合成 | 第36页 |
·2,6-二-(苯并呋喃-2-甲酰基)吡啶衍生物(6a-n)的合成 | 第36-39页 |
·2,6-二-(萘并呋喃-2-甲酰基)吡啶(6q)的合成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2,6-二溴乙酰基吡啶(4)的合成 | 第40-41页 |
·2,6-二-(苯并呋喃-2-甲酰基)吡啶衍生物(6a-n)的合成 | 第41-43页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43-44页 |
·2,6-二-(苯并呋喃-2-甲酰基)吡啶衍生物(6a-p)的结构表征 | 第44-46页 |
·2,6-二-(萘并呋喃-2-甲酰基)吡啶(6q)的合成 | 第46页 |
·2,6-二-(萘并呋喃-2-甲酰基)吡啶(6q)的结构表征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含噻唑骨架的吡啶生物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 第50-67页 |
·引言 | 第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0-51页 |
·五种芳环取代硫代酰胺(10c-g)的合成 | 第51-52页 |
·4,4’-(吡啶-2,6-二基)双(噻唑-2-胺)衍生物(8a-m)的合成 | 第52-54页 |
·2,6-二(噻唑-4-基)吡啶衍生物(11a-g)的合成 | 第54-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6页 |
·芳基取代的硫代酰胺(10c-g)的合成 | 第56-57页 |
·芳基取代的硫代酰胺(10c-g)的结构表征 | 第57-58页 |
·4,4’-(吡啶 2,6-基)双(噻唑-2-胺)衍生物(8a-m)的合成 | 第58-60页 |
·4,4’-(吡啶 2,6-基)双(噻唑-2-胺)衍生物(8a-m)的结构表征 | 第60-62页 |
·2,6-二(噻唑-4-基)吡啶衍生物(11a-g)的合成 | 第62-64页 |
·2,6-二(噻唑-4-基)吡啶衍生物(11a-g)的结构表征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部分化合物附图 | 第72-84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