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印染废水 | 第10-12页 |
·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 | 第10页 |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0-12页 |
·臭氧氧化技术 | 第12-20页 |
·臭氧氧化机理 | 第12-16页 |
·臭氧反应动力学 | 第16页 |
·臭氧化过程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臭氧在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 第17-18页 |
·臭氧氧化技术与其他技术联用 | 第18-20页 |
·碳纳米管 | 第20-23页 |
·碳纳米管的制备 | 第20-21页 |
·碳纳米管的性质 | 第21-22页 |
·碳纳米管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选题依据 | 第23-25页 |
·选题依据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5-32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5-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单独臭氧体系pH及捕获剂对MB脱色的影响 | 第27-28页 |
·GAC/O_3对MB脱色研究 | 第28页 |
·碳纳米管负载零价铁材料的制备 | 第28页 |
·零价铁板对碳纳米管的固定 | 第28-29页 |
·CNTs(Fe~0)对MB脱色的研究 | 第29-30页 |
·Fe~0-CNTs对MB的脱色研究 | 第30页 |
·测量与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亚甲基蓝溶液浓度的测定 | 第30页 |
·脱色率和去除率的测定 | 第30-31页 |
·表观脱色速率常数的测定 | 第31页 |
·CNTs(Fe~0)和Fe~0-CNTs表征方法 | 第31-32页 |
3 单独臭氧对染料分子的脱色研究 | 第32-40页 |
·MB溶液标准曲线 | 第32-34页 |
·脱色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34-37页 |
·pH在缓冲液中的影响 | 第34-35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35-36页 |
·捕获剂的影响 | 第36-37页 |
·臭氧消耗速率(OCR)的研究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4 GAC/O_3对MB的脱色研究 | 第40-46页 |
·GAC的表征 | 第40-41页 |
·GAC的表面结构 | 第40页 |
·GAC的SEM分析 | 第40-41页 |
·脱色和总有机碳的去除 | 第41-44页 |
·GAC用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GAC用量对体系pH的影响及反应机理的推测 | 第43-44页 |
·臭氧消耗速率(OCR)的研究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5 CNTs(Fe~0)和Fe~0-CNTs对MB脱色的研究 | 第46-61页 |
·CNTs(Fe~0)Fe~0-CNTs的表征 | 第46-51页 |
·CNTs(Fe~0)和Fe~0-CNTs的表面形态观察 | 第46-48页 |
·CNTs(Fe~0)及Fe~0-CNTs的XRD分析 | 第48-50页 |
·CNTs(Fe~0)及Fe~0-CNTs的能量色散谱分析(EDS) | 第50-51页 |
·CNTs(Fe~0)对脱色的影响 | 第51-56页 |
·不同pH值下CNTs(Fe~0)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第51-56页 |
·CNTs(Fe~0)电导率的影响 | 第56页 |
·Fe~0-CNTs对MB脱色的影响 | 第56-60页 |
·不同电泳时间制备的Fe~0-CNTs对脱色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不同pH下Fe~0-CNTs对脱色的影响 | 第57-59页 |
·TOC的去除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