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从大学生德育的角度来明确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 第14-15页 |
·为典型事迹宣传和榜样教育提供借鉴 | 第15页 |
·指导志愿者学雷锋活动的开展 | 第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展开的研究 | 第16-17页 |
·雷锋精神的德育价值展开的研究 | 第17-18页 |
·大学生群体中雷锋精神德育价值的实现所开展的研究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创新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 雷锋精神概述 | 第22-31页 |
·雷锋精神的原形及其形成过程 | 第22-24页 |
·雷锋精神的原形 | 第22-23页 |
·雷锋精神的形成过程 | 第23-24页 |
·雷锋精神的与时俱进及历史演变 | 第24页 |
·雷锋精神的主要内容 | 第24-28页 |
·道德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忠于党和人民 | 第25页 |
·道德观念:将传统道德观念细化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 | 第25-26页 |
·道德修养方法:刻苦学习和爱岗敬业的“钉子”精神 | 第26-27页 |
·道德悟性:心怀感恩的集体主义作风 | 第27-28页 |
·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价值 | 第28-31页 |
·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目标引导价值 | 第28-29页 |
·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激励价值 | 第29-30页 |
·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指导价值 | 第30-31页 |
3 当代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知情况 | 第31-38页 |
·调查活动开展的背景 | 第31-32页 |
·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分析 | 第32-38页 |
·对调查和访谈中正面观点的总结分析 | 第32-34页 |
·对访谈和调查中负面观点的总结分析 | 第34-38页 |
4 当代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理解存在偏差的表现及原因 | 第38-42页 |
·当代大学生对雷锋精神德育价值理解存在偏差的表现 | 第38-39页 |
·对雷锋精神理解倾向于符号化 | 第38页 |
·缺乏时代性和实践性 | 第38-39页 |
·表面敷衍,实则内心抵触 | 第39页 |
·当代大学生对雷锋精神德育价值理解存在偏差的原因 | 第39-42页 |
·从内部因素(大学生自身)来看 | 第39-40页 |
·从外部因素来看 | 第40-42页 |
5 当代大学生中雷锋精神德育价值实现的路径 | 第42-48页 |
·坚定理想:雷锋精神德育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 | 第42-43页 |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 第42-43页 |
·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 第43页 |
·转变观念:雷锋精神德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思想保证 | 第43-44页 |
·充分尊重人的个体价值,转变那些有违时代发展进步的观念 | 第43-44页 |
·与时俱进,为雷锋精神赋予时代意义 | 第44页 |
·注重实效:雷锋精神德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支撑 | 第44-46页 |
·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让学雷锋常态化 | 第44-45页 |
·强化运作手段,抓住“硬件”、开发“软件” | 第45页 |
·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第45-46页 |
·倡导志愿:雷锋精神德育价值得以实现的特殊形式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