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昆虫生理学论文

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和免疫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缩略语第8-9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部分 综述第12-37页
 第一章 昆虫先天免疫系统第12-29页
  1.模式识别受体和抗菌肽第12-17页
   ·肽聚糖识别蛋白第12-15页
     ·肽聚糖识别蛋白的发现第13页
     ·肽聚糖识别蛋白的类别与特性第13-15页
     ·肽聚糖识别蛋白的空间结构第15页
     ·肽聚糖识别蛋白的功能第15页
   ·革兰氏阴性菌结合蛋白第15-16页
   ·抗菌肽第16-17页
     ·杀菌肽(cecropin)第16-17页
     ·鞘翅杀菌肽(coleoptericin)第17页
     ·防御素(defensin第17页
  2.体液免疫第17-19页
   ·Toll 信号通路第18页
   ·Imd 信号通路第18-19页
   ·JAK/STAT 信号通路第19页
  3.细胞免疫第19页
  4. 酚氧化酶原级联反应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9页
 第二章 抑制差减 cDNA 文库第29-37页
  1.抑制差减 cDNA 文库的构建第29-32页
   ·差减文库的种类第29-31页
   ·抑制差减文库方法第31页
   ·抑制差减文库的应用第31-32页
  2. 目的基因筛选第32-34页
   ·从非全长 cDNA 文库中筛选新基因第32-33页
     ·RACE 法第32-33页
     ·PCR 法从 cDNA 文库中快速克隆基因第33页
   ·从全长 cDNA 文库中进行杂交筛选第33-34页
     ·标记探针 cDNA 文库筛选法第33页
     ·反向 PCR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37-103页
 第一章 光滑鳖甲的饲养与繁殖第37-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试虫采集第38页
   ·成虫的饲养第38页
   ·卵的收集及观察第38页
   ·幼虫的收集,饲养及观察第38-39页
   ·细菌免疫诱导第39页
   ·血淋巴中提取蛋白质第39-40页
   ·琼脂孔扩散抑菌实验第40页
  2. 结果第40-42页
   ·卵第40-41页
   ·幼虫第41页
   ·光滑鳖甲各龄期血淋巴粗提蛋白的抑菌活性检测第41-42页
  3 讨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第二章 光滑鳖甲总 RNA 的提取第45-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光滑鳖甲细菌诱导处理第45-46页
     ·光滑鳖甲的人工繁殖第45-46页
     ·幼虫的细菌诱导处理第46页
   ·方法第46-47页
  2 结果第47-50页
   ·光滑鳖甲总 RNA 提取第47-50页
     ·TRIzol 法提取不同材料的 RNA 条带差异比较第47页
     ·不同提取方法对荒漠甲虫总 RNA 完整性的比较第47-48页
     ·不同提取方法对荒漠甲虫总 RNA 纯度的影响第48-49页
     ·不同 RNA 提取方法稳定性的比较第49-50页
  3 讨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三章 光滑鳖甲抑制差减文库构建第53-8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64页
   ·mRNA 的分离纯化第54页
   ·SSH 文库构建第54-59页
     ·cDNA 第一链的合成第54页
     ·cDNA 第二链的合成第54-55页
     ·双链 cDNA Rsa Ι酶切第55-56页
     ·Rsa Ι酶切的 tester cDNA 片段与接头连接第56-57页
     ·第一次差减杂交第57页
     ·第二次差减杂交第57-58页
     ·第一次 PCR 扩增第58页
     ·第二次 PCR 扩增第58-59页
     ·PCR 产物纯化第59页
   ·重组 cDNA 质粒的构建第59-60页
     ·连接第59-60页
     ·用于筛选阳性克隆的 LB 平板第60页
     ·转化第60页
   ·阳性克隆的筛选第60-61页
   ·文库的质量检测第61-62页
     ·重组率的计算第61页
     ·菌落 PCR 鉴定阳性克隆第61-62页
   ·差示筛选(反向 Northeren Blot)第62-63页
     ·DIGDNA 标记第62页
     ·标记效率检测第62-63页
     ·DNA 的固定第63页
     ·预杂交和杂交第63页
     ·免疫检测第63页
   ·阳性克隆的测序第63-64页
     ·序列比对第64页
     ·功能归类第64页
  2 结果第64-82页
   ·光滑鳖甲 mRNA 分离纯化第64页
   ·cDNA 第一链的合成第64-65页
   ·cDNA 第二链的合成第65-66页
   ·双链 cDNA Rsa Ι酶切第66页
   ·重组率的计算第66-67页
   ·差异表达 cDNA 的 PCR 产物检测第67-68页
   ·地高辛dUTP 进行随机引物 DNA 标记筛选结果第68-73页
   ·阳性克隆测序及结果分析第73-82页
     ·抑制差减文库序列分析第73-77页
     ·阳性克隆序列结果分析第77-82页
  3 讨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第四章 光滑鳖甲抗菌肽与肽聚糖识别蛋白基因的克隆第88-10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8-92页
   ·一链合成第89-90页
   ·阳性对照 RACE PCR第90-91页
   ·cDNA 末端快速扩增(RACE)第91-92页
  2 结果第92-100页
   ·光滑鳖甲总 RNA 提取第92-93页
   ·抗菌肽 AMPFA5,AMPFA85 全长扩增第93-99页
   ·肽聚糖识别蛋白 PGRPFA21,PGRPFD1 全长扩增第99-100页
  3 讨论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第103-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个人简历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塔克拉玛干沙漠塔中地区大气浊度特征分析及影响研究
下一篇:移动GIS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开发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