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地区明清古园林初探
致谢 | 第1-11页 |
摘要 | 第11-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13-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时间范围 | 第13-14页 |
·地域范围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中国园林历史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地方性园林研究动态 | 第19-22页 |
·研究的基础条件与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的基础条件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2 周口地区明清古园林的造园背景 | 第24-41页 |
·自然地理状况 | 第24-25页 |
·植物种类 | 第25-26页 |
·气候 | 第26页 |
·水系分布状况 | 第26-27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7-31页 |
·崛起 | 第27-28页 |
·兴盛 | 第28-30页 |
·没落 | 第30-31页 |
·思想文化状况 | 第31-39页 |
·明清文学 | 第31-32页 |
·明清学术思想 | 第32-35页 |
·明清绘画 | 第35-36页 |
·明清建筑 | 第36-37页 |
·造园理论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3 周口地区明清古园林的发展变迁及各时期园林类型 | 第41-105页 |
·明清时期周口地区古园林分布状况 | 第41-44页 |
·皇家园林 | 第44-47页 |
·分布状况 | 第45页 |
·典型实例研究 | 第45-47页 |
·私家园林 | 第47-56页 |
·分布状况 | 第47-48页 |
·典型实例研究 | 第48-55页 |
·艺术特质 | 第55-56页 |
·寺观园林 | 第56-65页 |
·分布状况 | 第56-58页 |
·典型实例研究 | 第58-63页 |
·艺术特质 | 第63-65页 |
·陵寝园林 | 第65-71页 |
·分布状况 | 第65页 |
·典型实例——太昊陵庙 | 第65-70页 |
·存在意义 | 第70-71页 |
·其他类型园林 | 第71-103页 |
·公共园林 | 第71-83页 |
·书院园林 | 第83-94页 |
·衙署园林 | 第94-97页 |
·宗祠园林 | 第97-101页 |
·少数民族园林 | 第101-103页 |
·小结 | 第103-105页 |
4 中国传统文化在周口明清古园林中的渗透 | 第105-122页 |
·儒家思想 | 第105-110页 |
·道家思想 | 第110-112页 |
·佛家思想 | 第112-114页 |
·风水思想 | 第114-117页 |
·尊卑有序的伦理道德思想 | 第117-120页 |
·小结 | 第120-122页 |
5 周口地区明清古园林造园手法与艺术特质 | 第122-130页 |
·摹山 | 第122-124页 |
·理水 | 第124-125页 |
·植物 | 第125-128页 |
·建筑 | 第128-129页 |
·小结 | 第129-130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130-134页 |
·周口地区明清古园林总体特色 | 第130-131页 |
·存在问题 | 第131-132页 |
·对现今周口地区园林发展的积极意义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3页 |
英文摘要 | 第143-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