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空气流过冷翅片表面析出液滴过程的热质传递数值仿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表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5页 |
·当前研究工作中的不足 | 第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翅片表面冷凝水滴运动的数值模拟 | 第17-46页 |
·翅片表面水滴运动的数值模型开发 | 第17-28页 |
·翅片表面水滴运动的物理模型 | 第17-18页 |
·翅片表面水滴表面张力及壁面粘附 | 第18-19页 |
·翅片表面水滴接触角模型的建立 | 第19-23页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3-24页 |
·翅片表面水滴运动模型的求解算法 | 第24-28页 |
·边界条件 | 第28页 |
·翅片表面水滴运动模型的验证 | 第28-33页 |
·实验装置及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实验验证方法 | 第29-31页 |
·水滴最小接触角模拟结果及其实验验证 | 第31-32页 |
·水滴速度模拟结果及其实验验证 | 第32-33页 |
·翅片表面水滴运动的模拟结果及理论分析 | 第33-44页 |
·翅片表面冷凝水滴运动的数值仿真结果 | 第33-35页 |
·水滴临界脱落体积 | 第35-37页 |
·翅片表面改性对水滴运动的影响分析 | 第37-42页 |
·入口风速对水滴运动的影响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湿工况下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析湿过程模拟 | 第46-68页 |
·湿工况下空气侧传热和传质数值模型 | 第46-58页 |
·空气侧传热和传质数值物理模型及基本方程 | 第46-48页 |
·湿工况下空气侧的传质模型建立 | 第48-52页 |
·空气侧传质建模的求解算法 | 第52-53页 |
·湿工况下空气侧的潜热模型 | 第53-54页 |
·其他补充经验方程 | 第54-55页 |
·边界条件和网格设定 | 第55-58页 |
·湿工况下空气侧传热传质数值模型的验证 | 第58-62页 |
·湿工况下空气侧传热传递模拟结果及理论分析 | 第62-67页 |
·湿工况下空气侧传热传质模拟结果 | 第62-63页 |
·湿工况下空气侧热质传递特性的理论分析 | 第63-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湿工况下空气侧特性参数的数值仿真研究 | 第68-81页 |
·湿工况下空气侧的翅片效率 | 第68-71页 |
·翅片结构参数对湿空气侧各项特性参数的影响分析 | 第71-75页 |
·翅片间距的影响 | 第71-73页 |
·换热器管排数的影响 | 第73-75页 |
·边界条件对湿空气侧各项特性参数的影响分析 | 第75-80页 |
·空气入口流速的影响 | 第75-76页 |
·空气入口相对湿度的影响 | 第76-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4页 |
·本文的工作总结和结论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