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救灾论文

政策调整视角下1959-1961年浙江省饥荒原因分析--基于阿马蒂亚·森饥荒理论的解释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4-15页
 四、创新点和不足第15-17页
第二章 1959-1961 年浙江省饥荒情况第17-24页
 第一节 浙江省饥荒持续的时间第17-19页
 第二节 三年大饥荒时期浙江省粮食产量以及受灾情况第19-22页
 第三节 不同地区对比第22-24页
第三章 1959-1961 年浙江省的政策调整与饥荒第24-42页
 第一节 1958 年的政策调整与饥荒第24-30页
 第二节 1959 年初到庐山会议的政策调整与饥荒第30-34页
 第三节 庐山会议到 1960 年底的政策调整与饥荒第34-36页
 第四节 1960 年底到 1961 年底的政策调整与饥荒第36-42页
第四章 基于阿马蒂亚森饥荒理论的解释第42-50页
 第一节 阿马蒂亚森饥荒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第42-45页
 第二节 1959-1961 年浙江省农民食物获取权失败分析第45-50页
第五章 结论第50-52页
 一、农民食物获取权的丧失是引致1959-1961年大饥荒发生的直接原因第50页
 二、保障底层人民的权利对饥荒的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50页
 三、民主是预防饥荒发生有着重要意义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附录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下一篇:从“悲剧精神”到“自我救赎”--叔本华宗教伦理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