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导论 | 第7-15页 |
·问题提出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与县域经济有关的研究 | 第8-9页 |
·与农户有关的研究 | 第9-12页 |
·研究的假设与假说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有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第14-15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县域及县域经济 | 第15页 |
·农户及农户行为 | 第15-16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行为经济学 | 第16-17页 |
·唐纳德.博格(D.J.Bogue)的“推—拉”理论 | 第17-18页 |
·比较利益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 第18-19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9-21页 |
3 县域农户行为的变迁及规律研究 | 第21-31页 |
·封闭阶段(1949—1992) | 第21-23页 |
·双重封闭阶段(1949—1978) | 第21-22页 |
·单一封闭阶段(1978—1992) | 第22-23页 |
·有限开放阶段(1992-2001) | 第23-25页 |
·开放阶段(2001—至今) | 第25-26页 |
·农户行为变迁的规律总结 | 第26-31页 |
·由单元化生产行为向多元化生产行为转化 | 第26-27页 |
·由农业生产为主的兼业经营转向非农业生产为主的兼业经营行为 | 第27-28页 |
·由农户多元化经营行为向专业化、商品化经营行为转化 | 第28-29页 |
·劳动力转移规律体现为:“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农民转市民 | 第29-31页 |
4 农户行为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9页 |
·影响农户行为的因素综述 | 第31-33页 |
·影响农户行为的内部因素 | 第31-32页 |
·影响农户行为的外部因素 | 第32-33页 |
·影响农户行为的主导因素分析 | 第33-39页 |
·农地制度变迁下农户人均收入状况研究 | 第33-36页 |
·技术进步对农户人均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6-39页 |
5 农户行为变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39-42页 |
·农户行为变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 第39-40页 |
·推动县域内部产业结构升级 | 第39页 |
·提高了县域劳动力非农生产的自主性 | 第39页 |
·促进县域城乡统筹的发展 | 第39-40页 |
·农户行为变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 第40-42页 |
·增加了县域经济宏观治理的难度 | 第40页 |
·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县域经济持续增长 | 第40-41页 |
·农民角色错位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 第41-42页 |
6. 结论和建议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2页 |
·基于农户行为变迁的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 第42-45页 |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对农民的培训工作 | 第42-43页 |
·以稳定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前提,逐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 第43页 |
·加大农业先进技术的投入 | 第43页 |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