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制度论文

农村土地银行的制度设计与完善--以彭州皇城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1 前言第10-15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3页
   ·概念界定第13页
     ·土地银行第13页
     ·存贷式农村土地银行第13页
   ·研究方案第13-15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5页
2 理论依据与内外研究综述第15-23页
   ·理论依据第15-19页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第15-18页
     ·合作经济理论第18-19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9-22页
     ·概念和性质界定第19页
     ·土地产权、土地流转、土地市场与土地银行第19-20页
     ·土地银行功能设计和发展构想第20-21页
     ·利益博弈和风险第21-22页
     ·土地抵押和土地证券化第22页
   ·研究评述第22-23页
3 土地银行制度的形成与理论分析第23-37页
   ·制度内涵与职能界定第23-26页
     ·土地银行第23-24页
     ·农村土地银行第2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土地银行”体系中的地位与性质第24-25页
     ·存贷式农村土地银行第25-26页
   ·“农村土地银行”制度形成第26-29页
   ·“农村土地银行”供需分析第29-37页
     ·需求分析第30-33页
     ·供给分析第33-37页
4 基于彭州个案的“农村土地银行”制度与效果分析第37-51页
   ·土地银行发展现状第37-40页
     ·国外土地银行发展第37-38页
     ·我国土地银行的初步尝试第38-40页
   ·皇城村“农村土地银行”个案研究第40-51页
     ·产生背景第40-42页
     ·运行机制、产权制度、治理机制研究第42-47页
     ·效果分析第47-51页
5 “农村土地银行”的现实困境、制度构建与政策建议第51-60页
   ·“农村土地银行”基层合作社发展的现实困境第51-53页
     ·土地价值没有合理体现第51-52页
     ·合作社内部制度缺乏、功能业务有待完善第52页
     ·法律定位不明、土地产权问题突出第52-53页
   ·制度体系构建创新思考第53-55页
     ·“农村土地银行”定性与构建原则第53页
     ·运行体系和组织形式第53-54页
     ·功能与运营模式第54-55页
     ·监管和纠纷调处机制第55页
   ·基层合作社向“农村土地银行”体系过渡的政策建议第55-60页
     ·加大政府的制度构建力度第55-57页
     ·加强合作社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第57-58页
     ·鼓励基层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第58页
     ·警惕改革副作用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问卷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昌县新农村建设规划探讨--以王家梁为例
下一篇:“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沙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