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改性活性炭催化还原三价钴氨络合物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13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1页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第11-13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NO_x的组成与危害第13页
   ·烟气脱硝技术第13-14页
   ·干法脱硝第14-16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第14页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第14-15页
     ·SNCR和SCR联合法第15页
     ·电子束照射法第15-16页
     ·吸附法第16页
     ·直接催化分解法第16页
   ·湿法脱硝第16-19页
     ·水氧化吸收第16页
     ·酸吸收法第16页
     ·碱吸收法第16-17页
     ·氧化吸收法第17页
     ·还原吸收法第17页
     ·液相络合吸收法第17-19页
   ·活性炭第19-23页
     ·活性炭结构第19-20页
     ·活性炭的改性第20-23页
第3章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第23-29页
   ·实验原料与化学试剂第23页
   ·溶液的配制第23-24页
     ·[Co(NH_3)_6]Cl_3溶液的制备第23-24页
     ·[Co(NH_3)_6]~(2+)的铵盐-氨缓冲溶液配制第24页
   ·改性活性炭的制备第24-25页
     ·活性炭的预处理第24页
     ·KOH改性活性炭的制备第24页
     ·NaOH改性活性炭的制备第24页
     ·K_2S_2O_8改性活性炭的制备第24-25页
   ·反应装置及操作第25-26页
     ·间歇搅拌反应器装置第25页
     ·固定床吸收-再生耦合实验第25-26页
   ·分析测试方法第26-29页
     ·Co~(2+)浓度的测定方法第26-27页
     ·气体浓度的标定与检测第27页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FT-IR分析第27页
     ·比表面积测定与孔径分析第27-28页
     ·Boehm滴定和零电荷点的测定方法第28页
     ·活性炭元素分析第28页
     ·XPS分析第28页
     ·FSEM第28-29页
第4章 KOH改性椰壳活性炭第29-45页
   ·改性条件对椰壳活性炭催化还原三价钴氨溶液的影响第29-32页
     ·混合比例对椰壳活性炭催化性能的影响第29-30页
     ·活化温度对椰壳活性炭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活化时间对椰壳活性炭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1页
     ·KOH固体混合改性与溶液浸泡改性对比第31-32页
   ·椰壳活性炭的表征与分析第32-43页
     ·活性炭的化学表征测试第32-36页
     ·活性炭的物理表征第36-38页
     ·不同改性条件下活性炭BET和Boehm滴定分析第38-43页
   ·固定床同时脱硫脱硝连续实验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NaOH改性椰壳活性炭第45-61页
   ·改性条件对椰壳活性炭催化还原三价钴氨溶液的影响第45-48页
     ·混合比例对椰壳活性炭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活化温度对椰壳活性炭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活化时间对椰壳活性炭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7页
     ·浸渍改性与混合改性对比第47-48页
   ·活性炭的表征及分析第48-59页
     ·活性炭的化学表征测试第48-52页
     ·活性炭的物理表征第52-54页
     ·不同改性条件下活性炭BET和Boehm滴定分析第54-59页
   ·固定床同时脱硫脱硝连续实验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K_2S_2O_8改性椰壳活性炭第61-77页
   ·改性条件对椰壳活性炭催化还原三价钴氨溶液的影响第61-64页
     ·溶液浸渍温度的影响第61-62页
     ·溶液浸渍浓度的影响第62-63页
     ·浸渍时间的影响第63页
     ·高温活化的影响第63-64页
   ·椰壳活性炭的表征与分析第64-75页
     ·活性炭的化学表征测试第64-68页
     ·活性炭的物理表征第68-70页
     ·不同改性条件下活性炭BET和Boehm滴定分析第70-75页
   ·固定床同时脱硫脱硝连续实验第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7章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ET/PHB液晶共聚酯的合成与表征
下一篇:光响应型有机分子涂层在水凝胶固化和单层膜表面改性中的设计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