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河项目区地下水信息集成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言 | 第12-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相关内容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 ·国外地下水监测发展现状 | 第13页 |
| ·国内地下水监测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 第17-22页 |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 ·气象水文条件 | 第17-18页 |
| ·地下水类型及海水入侵 | 第18-19页 |
| ·地下水动态变化 | 第19-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系统建设分析 | 第22-27页 |
| ·项目区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 ·地下水监测站网布设和频次要求 | 第23-25页 |
| ·项目区地下水监测站网布设 | 第23-25页 |
| ·监测频次要求 | 第25页 |
| ·系统完成目标及预期效果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系统结构设计 | 第27-41页 |
| ·系统总体分析 | 第27-28页 |
| ·系统结构特点 | 第27页 |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7-28页 |
| ·地下水实时监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28-32页 |
| ·系统逻辑结构 | 第28-29页 |
| ·系统组成部分 | 第29-32页 |
| ·地下水监测站 | 第32-39页 |
| ·地下水传感器 | 第32-34页 |
| ·智能采集终端 | 第34-38页 |
| ·电源供电设备 | 第38-39页 |
| ·系统功能分析 | 第39-40页 |
| ·现场监测站 | 第39页 |
| ·信息平台功能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黄水河项目区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 第41-56页 |
| ·地下水信息平台 | 第41-42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42-47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42-44页 |
|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代码实现 | 第44-47页 |
| ·告警值设计实现 | 第47页 |
| ·应用程序服务模块 | 第47-51页 |
| ·应用程序服务模块 | 第47-49页 |
| ·相关功能的代码实现 | 第49-51页 |
| ·WEB 技术应用 | 第51-52页 |
| ·通信协议制定 | 第52-54页 |
| ·传感器传输协议 | 第52-53页 |
| ·采集终端与数据服务中心传输协议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六章 系统在项目区的应用效果 | 第56-62页 |
| ·系统运行情况 | 第56页 |
| ·地下水数据分析 | 第56-60页 |
| ·水位变化 | 第56-57页 |
| ·水温变化 | 第57-58页 |
| ·电导率与矿化度 | 第58-60页 |
| ·地下水管理保护建议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 ·结论 | 第62页 |
| ·创新点 | 第62-63页 |
| ·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附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