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一、导论第10-15页
 (一) 刑事和解的释义第10-12页
 (二)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有利因素第12-13页
 (三) 研究方法和路径第13-15页
二、刑事和解与刑法三大基本原则的冲突与回应第15-17页
 (一) 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第15页
 (二) 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第15页
 (三) 刑事和解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第15-17页
三、刑事和解的范围与条件第17-20页
 (一) 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的确定标准第17页
 (二) 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第17-19页
 (三) 刑事和解的条件第19-20页
四、刑事和解的主体第20-26页
 (一) 刑事和解的参与者第20-22页
 (二) 刑事和解的主持者第22-24页
 (三) 刑事和解的确认者第24-26页
五、刑事和解的客体第26-31页
 (一) 证据第26-27页
 (二) 事实第27-28页
 (三) 定罪第28-29页
 (四) 刑事责任第29页
 (五) 刑罚第29-31页
六、刑事和解的式第31-35页
 (一) 物质性和解方式第31-33页
 (二) 精神性和解方式第33页
 (三) 公益性和解方式第33-35页
七、我国实行刑事和解在和谐社会背景下作为纠纷解决机制的必要性第35-37页
 (一) 刑事和解传承着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第35页
 (二) 刑事和解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第35-36页
 (三) 刑事和解体现着刑事诉讼成本效益的价值追求第36-37页
八、立法建议与不足之处第37-39页
 (一) 立法建议第37页
 (二) 不足之处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4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诉讼监督机制的完善
下一篇:变更罪名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