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银行信用卡反欺诈管理研究--以山东省建设银行为例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2-13页
   ·研究方法、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第13-14页
   ·文献综述第14-18页
     ·相关指引文件第14-15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5-18页
第二章 信用卡反欺诈管理理论概述第18-23页
   ·信用卡反欺诈管理相关概念第18页
   ·信用卡欺诈申请的类型第18-20页
     ·伪造证明材料第18-19页
     ·编造虚假申请信息第19页
     ·虚构姓名身份信息第19-20页
   ·信用卡欺诈申请主要表现第20-23页
     ·非正常渠道获取他人身份证第20页
     ·冒用资质良好单位第20-21页
     ·申请材料整齐完备第21页
     ·分批次申请规避关注第21页
     ·初期交易行为表现正常第21-22页
     ·中介公司通过网络渠道代客户办卡第22-23页
第三章 信用卡审批反欺诈管理目标设定第23-29页
   ·前端营销受理把关第23-24页
     ·做好营销受理端的客户身份识别第23-24页
     ·加强对营销人员的警示教育及行为管理第24页
     ·特别关注新类型欺诈申请第24页
   ·中间征审检查过滤第24-26页
     ·加强征信调查端风险排查第25页
     ·优化审批发卡端逻辑判断第25-26页
     ·主动挖掘各类资信协查渠道第26页
     ·采用评分系统对已有卡客户资质判断第26页
   ·后续质检风险排查第26-29页
     ·落实质检稽核端风险警示第26-27页
     ·建立反欺诈提示制度第27页
     ·以不良客户风险特征指导审批第27-29页
第四章 信用卡反欺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7页
   ·银行内部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第29-30页
     ·营销指标面前放松管理第30页
     ·缺乏全面风险管理意识第30页
   ·信用卡反欺诈管理体系不健全第30-32页
     ·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第31页
     ·反欺诈措施制定不及时第31-32页
     ·政策执行缺乏严谨性第32页
   ·个人征信体系不科学第32-34页
     ·基础数据库个人信息不对称第33页
     ·个人征信数据不能共享第33页
     ·相关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善第33-34页
   ·申请人防范风险意识淡薄第34-35页
   ·金融立法体系不完善第35-37页
     ·金融中介机构监管体系不健全第35页
     ·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滞后第35-37页
第五章 构建信用卡反欺诈管理体系对策第37-46页
   ·树立科学的反欺诈管理理念第37-39页
     ·营销不可脱离风险第38页
     ·树立全员风险防控理念第38-39页
   ·建立全面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第39-41页
     ·建立多层级内部控制体系第39-40页
     ·增强审批政策前瞻性及可操作性第40页
     ·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第40-41页
   ·不断完善个人征信体系第41-43页
     ·建立准确高效的信用评级体系第41-42页
     ·改进建设银行内部征审系统第42页
     ·发卡银行间建立信息交流系统第42-43页
   ·加强持卡人安全用卡教育第43-44页
     ·申请人重要信息被盗用原因第43页
     ·商业银行保护申请人信息安全第43-44页
     ·申请人增强安全防护意识第44页
   ·逐步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支持体系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9-5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国内外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