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检察院论文

论中国检察权的属性与定位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章 现代检察权产生与中国检察制度的变迁第14-20页
 第一节 现代检察权产生:从国王代理人到法律守护人第14-15页
 第二节 中国检察制度的历史变迁第15-20页
  一、 清末检察制度的初创第16页
  二、 民国时期检察制度的变迁第16-17页
  三、 新中国人民检察制度的发展第17-20页
第二章 比较视野中检察权的属性与定位第20-26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检察权的属性与定位第20-22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检察权的属性与定位第22-23页
 第三节 苏联、俄罗斯检察权的属性与定位第23-26页
第三章 中国检察权的基本属性:特殊行政权第26-44页
 第一节 中国检察权性质的几种观点及其评析第26-39页
  一、 行政权说第26-28页
  二、 司法权说第28-31页
  三、 双重属性说第31-32页
  四、 法律监督权说第32-39页
 第二节 中国检察权的本质属性:特殊行政权第39-44页
  一、 检察权具体权能的性质第39-41页
  二、 检察权的整体属性第41-44页
第四章 中国检察权的宪政定位:独立的公权力第44-52页
 第一节 中国检察权独立性的理论基础第44-47页
  一、 分权制衡的政治理论第44-45页
  二、 列宁的法律监督思想第45-47页
 第二节 中国检察权独立性的法治基础第47-50页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宪政体制第47-49页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治现状第49-50页
 第三节 中国检察权独立性的法文化渊源第50-52页
第五章 中国检察权的功能定位:监督与制约第52-65页
 第一节 权力监督与制约:现代检察权的共同内核第52-54页
  一、 权力制衡:检察权产生的政治动因第52页
  二、 监督公权:现代检察权的核心职能第52-54页
  三、 检察与监督的共通性第54页
 第二节 中国检察权的监督职能分析第54-65页
  一、 职务犯罪侦查权中的监督职能分析第54-57页
  二、 对侦查权的监督职能分析第57-59页
  三、 公诉权中的监督职能分析第59-60页
  四、 对审判权的监督职能分析第60-64页
  五、 对刑罚执行权的监督职能分析第64-65页
结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安侦查阶段的刑事和解研究
下一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