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不同玉米品种(系)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种群增长的影响及其抗蚜性初步鉴定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25页
   ·蚜虫与植物的关系第9-18页
     ·蚜虫的危害第9-10页
     ·蚜虫的生物学特性第10-12页
       ·周期性孤雌生殖第10-11页
       ·扩散多型性第11-12页
     ·影响蚜虫种群动态的因素第12-14页
       ·生物学特性第12-13页
       ·寄主植物第13页
       ·气候条件第13-14页
       ·天敌第14页
       ·农药的大量使用第14页
     ·蚜虫的取食行为第14-16页
       ·刺吸式昆虫的取食方式第14-15页
       ·蚜虫寄主植物的多样性第15页
       ·蚜虫取食部位的多样性第15-16页
     ·植物对蚜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第16-18页
       ·植物的物理性状对蚜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第16-17页
       ·植物的化学性状对蚜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第17页
       ·植物提取物对蚜虫的驱避效果第17-18页
   ·玉米蚜研究进展第18-20页
     ·分布与为害第18页
     ·生活习性第18页
     ·危害特点第18-19页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第19-20页
   ·刺探电位技术第20-25页
     ·EPG 技术的工作原理第20-21页
     ·EPG 技术的应用第21-24页
       ·刺探波形的研究第21-22页
       ·在不同寄主对昆虫的适合度研究上的应用第22-23页
       ·在同种寄主不同品种抗虫性研究上的应用第23页
       ·在不同环境下昆虫取食行为的变化第23-24页
     ·EPG 技术的不足及应用前景第24-25页
2 引言第25-26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6-30页
   ·田间玉米蚜种群消长规律调查第26-27页
     ·供试玉米品种(系)第26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26页
     ·调查方法第26-27页
   ·不同玉米品种(系)抗蚜性评价方法第27页
   ·玉米蚜在玉米植株上的垂直分布情况调查第27页
     ·调查时间第27页
     ·调查方法第27页
   ·不同玉米品种上蚜虫天敌的数量调查第27页
     ·调查时间第27页
     ·调查方法第27页
   ·玉米蚜取食行为的刺探电位研究第27-30页
     ·供试玉米品种第27-28页
     ·供试蚜虫第28页
     ·仪器设备第28页
     ·试验方法第28页
     ·EPG 波形分析依据第28-30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0-49页
   ·不同玉米品种(系)上玉米蚜的发生消长规律第30-31页
   ·不同玉米品种(系)的抗蚜性表现第31-34页
   ·玉米蚜在玉米植株上的垂直分布规律第34-45页
     ·玉米蚜在同种品种玉米上不同部位的分布第34-39页
     ·不同玉米品种各部位不同翅型蚜虫分布情况第39-45页
   ·不同玉米品种上蚜虫天敌的数量调查第45-46页
   ·玉米蚜在四个玉米品种上的取食行为第46-49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9-52页
   ·玉米蚜的消长规律第49页
   ·不同玉米品种(系)的抗蚜性第49页
   ·玉米蚜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天敌跟随现象第49-50页
   ·玉米蚜的刺探取食行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ABSTRACT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铃虫幼虫味觉反应特性与植物源拒食剂筛选
下一篇: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