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圣人境界”的管理观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孔子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 | 第8页 |
二、孔子"圣人境界"管理观讨论综述 | 第8-10页 |
三、本文立意宗旨和基本思路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孔子"圣人境界"管理观的基本要素 | 第11-13页 |
一、管理主体 | 第11页 |
二、心性修养 | 第11-12页 |
三、道德楷模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孔子"圣人境界"管理观的基本内容 | 第13-29页 |
一、正己 | 第13-16页 |
(一) 政者正己 | 第13-14页 |
(二)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第14-15页 |
(三) 修己以安百姓 | 第15-16页 |
二、仁爱 | 第16-22页 |
(一) 仁者爱人 | 第16-17页 |
(二) 仁者无敌 | 第17-18页 |
(三) 克己为仁 | 第18-19页 |
(四) 忠恕 | 第19-20页 |
(五) 立己立人,达己达人 | 第20-21页 |
(六) 为仁由己 | 第21-22页 |
三、举贤 | 第22-29页 |
(一) 重才 | 第22-24页 |
(二) 识才 | 第24-27页 |
(三) 育才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孔子"圣人境界"管理观的当代启示 | 第29-32页 |
一、"圣人境界"管理观与管理主体 | 第29-30页 |
二、"圣人境界"管理观与管理客体 | 第30页 |
三、"圣人境界"管理观与管理境界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后记 | 第36-37页 |
个人简介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