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及相关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图表目录第10-14页
1 绪论第14-22页
   ·研究背景第14-16页
     ·当代城市空间的三大问题第14-15页
     ·建筑学(广义)的社会意义第15-16页
   ·研究范畴第16-17页
   ·研究意义第17-18页
   ·研究现状第18-2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20页
   ·论文框架第20页
   ·本章小结第20-22页
2 关键概念:“公共空间”及“公共性”解读第22-48页
   ·城市“空间”概念的基本界定第22-25页
     ·城市的空间分类第22-23页
     ·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第23-25页
   ·“公共空间”的“空间”构成要素第25-28页
     ·物质性要素第25-26页
     ·行为主体要素第26-27页
     ·社会性要素第27-28页
   ·“公共空间”的“公共”影响要素第28-32页
     ·空间所有权第28-30页
     ·空间使用权第30-31页
     ·公共意识第31-32页
   ·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评价第32-35页
   ·空间公共性的量化研究——以三峡广场为例第35-44页
   ·相关研究辨析第44-46页
     ·“空间公共性研究”与“公共空间研究”第44-45页
     ·其他与“公共性”有关的研究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3 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公共空间分析第48-64页
   ·西方社会第48-58页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第48-52页
     ·中世纪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第52-56页
     ·资产阶级兴起时期第56-58页
   ·中国社会第58-63页
     ·传统封建社会第58-61页
     ·近现代社会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4 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问题第64-88页
   ·不同城市空间中的公共性状态第64-73页
     ·城市街道第65-67页
     ·城市广场第67-68页
     ·商业建筑及空间第68-70页
     ·企业机构、公共建筑、学校等专属空间第70-72页
     ·居住社区第72-73页
   ·空间公共性的价值体系第73-77页
     ·人文价值取向——群体心理需求第74-75页
     ·经济价值取向——公共利益第75页
     ·文化价值取向——城市多样性第75-76页
     ·政治价值取向——公民社会第76-77页
   ·多元视野下的空间公共性探讨第77-81页
     ·经济学视野——公共空间与空间生产和消费第77-78页
     ·历史人文视野——公共空间与时空观念第78-80页
     ·传播学视野——公共空间与媒体表达第80-81页
   ·公共空间的“乌托邦”——“公民空间”第81-86页
     ·背景语境:从公共领域到公共空间第81-82页
     ·社会学语境下的公共空间公共性诉求第82-84页
     ·理想的公共性:“公民空间”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5 重视“过程”公共性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第88-126页
   ·规划政策层面——规划过程中的空间利益合理分配第89-98页
     ·城市空间的利益分析第89-90页
     ·空间中的利益主体第90-93页
     ·公共空间与公共利益第93-94页
     ·城市规划的政策性控制第94-95页
     ·城市规划的技术性控制第95-98页
   ·城市设计层面——塑造和维护卓越的公共空间环境第98-111页
     ·生态可持续的场地适应性设计第99-101页
     ·复合开放的城市建筑空间体系第101-104页
     ·便捷合理的交通组织第104-107页
     ·积极良性的“触媒”式城市更新第107-109页
     ·“公共—私密”的生活化氛围第109-111页
   ·建筑设计层面——“房间中的城市”建筑创作第111-115页
     ·城市景观的引入第111-112页
     ·建筑边界复合化处理第112-113页
     ·建筑要素特殊化处理第113-115页
   ·环境设计层面——塑造宜人的公共艺术景观第115-119页
     ·公共艺术的社会职能第115-116页
     ·公共艺术的空间作用第116-117页
     ·公共艺术的种类第117-119页
   ·管理主体层面——相关职能部门的灵活管理第119-122页
     ·私有化的管理第120-121页
     ·自治化的管理第121-122页
   ·使用主体层面——公民意识与公众参与第122-124页
     ·公民意识第122页
     ·公众参与第122-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6 关注“结果”公共性的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第126-142页
   ·塑造城市空间的公共性语境第126-129页
     ·空间语境对场合的预设第126-128页
     ·空间语境对身份的预设第128-129页
   ·建设和协调空间公共性秩序第129-132页
     ·空间序列的差异与等同第129-130页
     ·流线组织与漫游第130-131页
     ·视线的聚焦与游移第131-132页
   ·空间公共性的尺度与边界表达第132-137页
     ·尺度效应第132-133页
     ·亚空间效应第133-134页
     ·边界效应第134-137页
   ·人性化的空间公共性细节第137-139页
     ·休息设施第137-138页
     ·植物配置第138页
     ·环境艺术和小品第138-139页
   ·弱势群体的空间公共性关怀第139-141页
     ·老年人第139页
     ·儿童第139-140页
     ·女性第140-141页
     ·无障碍设计第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7 “公共性”影响下的设计实践:以云南玉溪城市规划馆投标方案为例第142-154页
8 结语第154-156页
   ·总结第154-155页
   ·展望第155-156页
致谢第156-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62页
附录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公共租赁房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研究
下一篇:桩基螺旋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