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5-17页 |
| 1 导言 | 第17-27页 |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17-20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7-18页 |
|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8-2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 ·研究现状评析 | 第24-25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 ·本文研究的思路、可能的创新点及重点、难点 | 第25-26页 |
| ·本文研究坚持的原则及采取的方法 | 第26-27页 |
| 2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第27-37页 |
| ·体育 | 第27-32页 |
| ·概念厘定 | 第27页 |
| ·体育的分类 | 第27-28页 |
| ·体育的功能 | 第28-32页 |
| ·思想政治教育 | 第32-37页 |
| ·概念厘定 | 第32页 |
|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第32-37页 |
| 3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历史回顾 | 第37-45页 |
|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在西方的历史发展 | 第37-40页 |
| ·西方古代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37页 |
| ·西方近代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37-40页 |
|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 第40-43页 |
| ·中国古代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40页 |
| ·中国近代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40-43页 |
| ·历史上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中西差异分析 | 第43-45页 |
| 4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45-49页 |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论述 | 第45-47页 |
|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 第45-46页 |
| ·关于“德智皆寄于体”的思想 | 第46-47页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想 | 第47-49页 |
| ·邓小平关于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想 | 第47页 |
| ·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想 | 第47-49页 |
| 5 竞技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49-67页 |
| ·竞技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理论阐释 | 第49-57页 |
| ·思想政治教育对竞技体育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 第49-52页 |
| ·竞技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第52-57页 |
| ·竞技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实践体现 | 第57-62页 |
| ·我国优势项目国家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 第57-60页 |
| ·不当体育行为的发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 | 第60-62页 |
| ·竞技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特点审视 | 第62-67页 |
| ·二者的良性互动受到重视但效果则有待提高 | 第62-64页 |
| ·二者的互动在新形势下遇到的冲击较为明显 | 第64-67页 |
| 6 学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67-71页 |
| ·学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 第67页 |
| ·学校体育的“寓教于兴趣”价值 | 第67-69页 |
| ·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理性启迪与情感激发的统一 | 第68页 |
| ·有助于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践行“知行统一” | 第68-69页 |
| ·学校体育的渗透性教育价值 | 第69-71页 |
| ·学校体育渗透着纪律教育的内容 | 第69页 |
| ·学校体育渗透着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 | 第69-71页 |
| 7 群众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71-77页 |
| ·思想政治教育对群众体育发展的影响 | 第71-72页 |
| ·群众体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 第72-77页 |
| ·群众体育的“寓教于自由”价值 | 第72-73页 |
| ·群众体育的自我教育价值 | 第73-77页 |
| 8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当代诠释 | 第77-83页 |
| ·新时期二者的互动有利于良好体育道德的形成及其功能的实现 | 第77-79页 |
| ·调节功能 | 第77-78页 |
| ·认识功能 | 第78页 |
| ·评价功能 | 第78-79页 |
| ·新时期二者的互动更加凸显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第79-83页 |
| ·潜移默化 | 第79-80页 |
| ·寓无形教育于有形活动 | 第80页 |
| ·间接影响 | 第80-83页 |
| 9 新时期促进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探索 | 第83-109页 |
| ·促进新时期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83-85页 |
| ·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指导思想 | 第83页 |
| ·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基本原则 | 第83-85页 |
|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规范与规则制定 | 第85-91页 |
| ·社会主义体育道德规范 | 第85-90页 |
| ·体育竞赛规则制定 | 第90-91页 |
|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重点 | 第91-100页 |
| ·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新形势下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91-96页 |
| ·开发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第96-100页 |
|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宣传与教育 | 第100-109页 |
| ·正确发挥体育社会舆论的作用 | 第100-102页 |
| ·重塑新时期体育道德价值观 | 第102-109页 |
| 10 结语 | 第109-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15页 |
| 致谢 | 第115-117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