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权益保障政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8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二)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第11-13页
 (三) 文献综述第13-16页
 (四) 研究方法及探索之处第16-18页
一、主要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述第18-26页
 (一) 主要概念界定第18-21页
  1. 新生代农民工第18-19页
  2. 市民化进程第19-20页
  3. 公共政策第20页
  4. 政策议程第20-21页
  5. 公共政策问题第21页
 (二) 理论阐释第21-26页
  1. 公平理论第21-22页
  2. 社会流动理论第22-23页
  3. 公共选择理论第23-24页
  4. 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第24-26页
二、政策议程分析——基于约翰·金登模型第26-35页
 (一) 问题流第26-29页
  1. 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新兴的社会阶层第26-27页
  2. 焦点事件:"民工荒"现象与富士康"跳楼"事件等第27-29页
 (二) 政策流第29-32页
  1. 技术与预算上可行第29-30页
  2. 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第30-31页
  3. 强劲的政策需求第31-32页
 (三) 政治流第32-33页
  1. 社会舆论的反馈与支持第32页
  2.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符合民生导向第32-33页
 (四) "政策窗口"打开第33-34页
 (五) 小结第34-35页
三、公共政策问题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第35-41页
 (一) 新生代农民工边缘生存困境第35-37页
  1. 农村对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缺乏吸引力第36页
  2. 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接纳能力有限第36-37页
 (二) 原因分析第37-39页
  1. 可能原因第37-38页
  2. 合理原因第38-39页
  3. 可诉原因第39页
 (三) 小结第39-41页
四、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基于混合扫描模型第41-53页
 (一) 第一角度扫描: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现状第41-46页
  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权益保障问题概览——内容分析第41-43页
  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策分析第43-46页
 (二) 第二角度扫描:当前需要完善的新生代农民工政策第46-50页
  1. 社会流动权益保障政策——户籍制度第47-48页
  2. 公共物品或服务政策——教育、培训政策与就业政策第48-49页
  3. 政治权益保障政策——表达权第49-50页
 (三) 政策调整建议第50-52页
  1. 为新生代农民工有序、分步骤转户进城做出政策安排第50-51页
  2. 健全以教育、培训、就业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政策第51页
  3. 健全利益表达与解决政策第51-52页
 (四) 小结第52-53页
五、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基于互适模型第53-61页
 (一) 政策与受影响者的关系分析第53-55页
  1. 政策与受影响者第53页
  2. 沟通与反馈关系第53-54页
  3. 沟通与反馈有效度分析第54-55页
 (二) 政策与政策执行者的关系分析第55-57页
  1. 政策与政策执行者第55页
  2. 资源配置关系第55-56页
  3. 资源配置的有效度分析第56-57页
 (三) 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的关系分析第57-58页
  1. 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受影响者第57页
  2. 相互调适关系第57页
  3. 相互调适有效度分析第57-58页
 (四) 政策调整建议第58-60页
  1. 健全公共政策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双向沟通机制第58-59页
  2.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政策执行的财力、物力、组织资源支撑第59页
  3. 健全政策执行者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互动机制第59-60页
 (五) 小结第60-61页
总结与展望第61-66页
 (一)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将在矛盾运动中不断推进第61-62页
  1. 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的主观愿望第61页
  2. 稳定的工作与住房环境是市民化的客观基础第61-62页
  3. 主观愿望与客观基础之间的矛盾将伴随市民化进程第62页
 (二)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缺乏规则保护第62-64页
  1. 规则制定:新生代农民工政策制定不够健全第62-63页
  2. 规则实施:新生代农民工政策执行效果不佳第63-64页
 (三) 完善的公共政策体系将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第64-66页
  1. 公共政策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社会条件支持第64页
  2. 健全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第64-65页
  3.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政策的执行机制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附录第68-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研究--以山东省金乡县为例
下一篇: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