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阴虚血瘀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理论研究第10-22页
 1 2型糖尿病的西医研究概况第10-11页
 2 2型糖尿病的中医研究概况第11-13页
   ·中医古代文献研究第11-12页
   ·中医现代研究第12-13页
 3 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血瘀贯穿病程始终第13-16页
   ·导致阴虚燥热的常见原因第14-15页
   ·导致血瘀的常见病因第15-16页
   ·现代研究瘀与消渴的关系第16页
 4 养阴活血法是治疗阴虚血瘀型糖尿病的大法第16-18页
   ·养阴活血法的中医古籍记载第16-17页
   ·养阴活血法的现代作用机制分析第17页
   ·养阴活血法的现代应用第17-18页
 5 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的现代药理研究第18-20页
   ·六味地黄丸第18-19页
   ·银杏叶片第19-20页
 6 临床诊治实例与实践感悟第20-22页
临床研究第22-36页
 1 研究目的第22页
 2 研究设计第22页
 3 病例选择第22-25页
   ·诊断标准第22-23页
   ·纳入标准第23-24页
   ·排除标准第24页
   ·研究病例的退出第24页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第24-25页
   ·病例的剔除第25页
 4 治疗方案第25-27页
   ·基础治疗第25-26页
   ·研究治疗第26-27页
 5 观察项目及指标第27-28页
   ·一般记录项目第27页
   ·观察指标第27-28页
 6 安全性评定标准第28页
   ·安全性评价第28页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第28页
 7 统计分析处理第28-29页
   ·分析数据集的选择第28页
   ·统计分析内容第28-29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29页
 8 伦理原则第29页
   ·本研究项目的临床研究中心约定,接受组长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结论第29页
   ·知情同意的过程第29页
 9 结果第29-34页
   ·病例入选与试验完成情况第29-31页
   ·第三阶段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第31-34页
 10 讨论第34-36页
   ·临床症状观察结果的讨论第34页
   ·生化指标变化分析第34-35页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文献综述第38-41页
致谢第41-42页
个人简历第42页
RESUME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补肾活血、清热利湿法治疗肾虚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