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量式技术的程序静态分析器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背景概述 | 第12-14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19页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第19-20页 |
·论文的体系结构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程序理解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 第21-35页 |
·理解的困难与任务 | 第21-24页 |
·程序理解的困难 | 第21-23页 |
·程序理解的任务 | 第23-24页 |
·程序理解的方法 | 第24-27页 |
·语句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信息流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其它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程序理解的策略 | 第27-34页 |
·自顶向下策略 | 第27-28页 |
·自底向上策略 | 第28-30页 |
·基于知识库策略 | 第30-31页 |
·综合集成策略 | 第31-32页 |
·改进的理解策略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程序理解分析器实现机制的研究 | 第35-52页 |
·概念模型 | 第35-40页 |
·实体-属性 | 第35-37页 |
·实体关系 | 第37-40页 |
·信息抽取机制 | 第40-48页 |
·词法规则 | 第40-44页 |
·关键字 | 第40-41页 |
·基本源字符集 | 第41-42页 |
·通用字符名称 | 第42-43页 |
·记号(token) | 第43页 |
·注释信息 | 第43-44页 |
·预处理规则 | 第44-48页 |
·条件编译指令 | 第44-46页 |
·文件包含指令 | 第46-47页 |
·宏定义 | 第47-48页 |
·错误恢复机制 | 第48-51页 |
·错误恢复策略 | 第48-49页 |
·Yacc恢复策略 | 第49-50页 |
·改进的恢复策略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程序理解分析器的技术实现研究 | 第52-72页 |
·体系结构 | 第52-53页 |
·预处理模块 | 第53-55页 |
·参数处理器 | 第53页 |
·文件收集器 | 第53-55页 |
·程序分析模块 | 第55-68页 |
·设计思想 | 第56-61页 |
·词法分析器设计 | 第56-57页 |
·语法分析器设计 | 第57-59页 |
·语义分析器设计 | 第59-61页 |
·增量式技术运用 | 第61-68页 |
·增量式语法分析 | 第61-64页 |
·增量式语义分析 | 第64-66页 |
·增量式数据流分析 | 第66-68页 |
·信息库模块 | 第68-71页 |
·信息库的格式 | 第69-70页 |
·信息库的更新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实例研究 | 第72-78页 |
·开发环境 | 第72页 |
·平台移植 | 第72-74页 |
·实例研究 | 第74-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8-80页 |
·工作总结 | 第78-79页 |
·未来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