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第2章 铁矿石码头竞争力概述 | 第14-19页 |
·港口竞争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 第14-15页 |
·港口竞争力的概念 | 第14页 |
·港口竞争力的产生原因 | 第14-15页 |
·港口铁矿石码头竞争力概述 | 第15-17页 |
·位置优势 | 第16页 |
·水深优势 | 第16-17页 |
·功能优势 | 第17页 |
·服务优势 | 第17页 |
·铁矿石码头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意义 | 第17-19页 |
第3章 烟台港铁矿石码头的竞争态势分析 | 第19-35页 |
·我国铁矿石码头分布概况 | 第19-20页 |
·我国铁矿石码头建设概况 | 第20-22页 |
·我国铁矿石码头接卸能力分析 | 第22-26页 |
·烟台港铁矿石码头各主要竞争港口发展状况分析 | 第26-34页 |
·青岛港铁矿石码头 | 第26-28页 |
·日照港铁矿石码头 | 第28页 |
·唐山港铁矿石码头 | 第28-29页 |
·天津港铁矿石码头 | 第29-30页 |
·营口港铁矿石码头 | 第30页 |
·大连港铁矿石码头 | 第30-31页 |
·秦皇岛铁矿石码头 | 第31页 |
·宁波-舟山港铁矿石码头 | 第31-32页 |
·太仓港铁矿石码头 | 第32页 |
·湛江港铁矿石码头 | 第32-33页 |
·防城港铁矿石码头 | 第33页 |
·烟台港铁矿石码头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铁矿石码头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5-44页 |
·铁矿石码头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 第35-39页 |
·评价指标体系设定原则 | 第35-36页 |
·评价指标体系设定依据 | 第36页 |
·铁矿石码头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铁矿石码头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9-41页 |
·对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方法选择 | 第41-44页 |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 第41-42页 |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及基本步骤 | 第42-44页 |
第5章 烟台港铁矿石码头竞争力评价 | 第44-55页 |
·各港口铁矿石码头的主要数据资料 | 第44-45页 |
·评价模型运行 | 第45-53页 |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45-46页 |
·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46-47页 |
·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 | 第47-48页 |
·公因子提取 | 第48-51页 |
·公因子解释 | 第51-52页 |
·因子得分函数 | 第52-53页 |
·烟台港铁矿石码头综合竞争力评价 | 第53-55页 |
第6章 提升烟台港铁矿石码头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55-59页 |
·充分利用政府支持政策,深化港口发展战略研究 | 第55-56页 |
·抓住专业货种优势,大力发展矿石码头建设项目 | 第56页 |
·重视矿石码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码头专业泊位竞争力 | 第56页 |
·优化矿石集疏运体系,推进港区与内陆联动经营 | 第56-57页 |
·加强港口间合作协调,推进一体化管理 | 第57页 |
·加快铁矿石码头信息化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 第57-58页 |
·重点落实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泊位项目 | 第58-5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主要工作 | 第59页 |
·创新之处 | 第59-60页 |
·文章不足之处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