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农村集体林 | 第18页 |
·林权 | 第18页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第18-19页 |
·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第19-20页 |
·产权理论 | 第20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农村集体林经营体制演变及现状分析 | 第22-28页 |
·农村集体林经营体制和投融资制度的变迁 | 第22-23页 |
·改革开放前的林业投融资体系 | 第22页 |
·改革开放后新型林业投融资体系的探索 | 第22-23页 |
·现阶段的林业投融资体系 | 第23页 |
·现阶段农村集体林经营与融资状况 | 第23-28页 |
·农户承包的林地结构 | 第23-24页 |
·农户的林地经营收入比重 | 第24-25页 |
·农户的林地经营收入结构 | 第25-26页 |
·农户资金获得途径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农村集体林投融资渠道概述 | 第28-34页 |
·财政渠道 | 第28-31页 |
·财政支持林业发展的现状 | 第28-30页 |
·财政支持集体林业的效果评价 | 第30页 |
·财政支持集体林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第30-31页 |
·信贷渠道 | 第31-32页 |
·信贷支持林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 第31-32页 |
·信贷支持集体林发展效果评价——以信阳市林权抵押贷款为例 | 第32页 |
·其它投融资渠道 | 第32-34页 |
·概述 | 第32-33页 |
·林业信托 | 第33页 |
·森林资源资产证券化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农村集体林经营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林权制度不完善 | 第34-35页 |
·林权的法律定义不明确 | 第34页 |
·林改后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 | 第34-35页 |
·林木采伐制度亟待改革 | 第35页 |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不完善 | 第35页 |
·森林保险发展缓慢 | 第35-36页 |
·林农自身信用意识淡薄 | 第36-37页 |
第六章 农村集体林投融资体系构建 | 第37-42页 |
·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 第37-39页 |
·基本思路 | 第37-38页 |
·框架结构 | 第38-39页 |
·农村集体林财政支持体系 | 第39页 |
·财政补贴制度 | 第39页 |
·财政贴息制度 | 第39页 |
·林业税费减免制度 | 第39页 |
·农村集体林经营的市场化投融资体系 | 第39-42页 |
·银行信贷 | 第40页 |
·林业碳汇市场 | 第40页 |
·林业信托 | 第40页 |
·林业项目融资 | 第40-41页 |
·森林资源资产证券化 | 第41页 |
·林业生态彩票 | 第41-42页 |
第七章 完善农村集体林投融资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42-46页 |
·创造良好的农村集体林投融资环境 | 第42-43页 |
·巩固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第42页 |
·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 | 第42页 |
·完善农村集体林投融资的相关法规建设 | 第42页 |
·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建立林权流转服务平台 | 第42-43页 |
·建立农村集体林发展的公共财政支持制度 | 第43-44页 |
·扩大林业财政资金来源 | 第43页 |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 第43页 |
·进一步深化林业税费改革 | 第43页 |
·将林业社会化服务费用纳入财政支持范围 | 第43-44页 |
·健全和完善林业金融服务体系 | 第44-45页 |
·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林业信贷业务 | 第44页 |
·建立和完善森林保险制度 | 第44-45页 |
·支持信用评级和担保组织的发展 | 第45页 |
·成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 | 第45页 |
·建立林业风险补偿基金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