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前言 | 第11页 |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和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生化法 | 第12页 |
·物化法 | 第12-13页 |
·化学氧化法 | 第13-14页 |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降解有机废水的原理 | 第14-17页 |
·电氧化过程的原理 | 第14页 |
·直接电氧化 | 第14-15页 |
·间接电氧化 | 第15-17页 |
·电化学氧化法中常用的阳极材料 | 第17-19页 |
·碳电极 | 第17页 |
·金属电极 | 第17-18页 |
·钛基金属氧化物电极 | 第18-19页 |
·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电沉积法 | 第19-20页 |
·热分解法 | 第20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0页 |
·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的改性 | 第20-24页 |
·底层 | 第20-21页 |
·中间层 | 第21页 |
·表面活性层 | 第21-24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1-39页 |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实验试剂 | 第31-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实验装置流程 | 第32-33页 |
·分析方法 | 第33-38页 |
·臭氧化及电氧化预处理酸性印染化工废水 | 第33-35页 |
·高性能β-PbO_2电极的制备 | 第35-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臭氧及电氧化法预处理酸性印染化工废水 | 第39-49页 |
·引言 | 第39页 |
·臭氧及电化学氧化理论依据 | 第39-40页 |
·实验内容 | 第40-41页 |
·电化学氧化降解体系 | 第40-41页 |
·臭氧化降解体系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直流电氧化降解酸性印染化工废水的效能 | 第41-43页 |
·单独臭氧化降解实际印染废水的效能 | 第43-44页 |
·Ti( Ⅳ)/H_2O_2/O_3体系降解酸性印染化工废水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氨基磺酸镀液制备 Ti/PTFE-F-PbO_2电极及电氧化性能 | 第49-63页 |
·引言 | 第49页 |
·电极性能对比 | 第49-50页 |
·实验内容 | 第50-52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50-51页 |
·电催化氧化降解对氯苯酚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电极的表征 | 第52-53页 |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53-57页 |
·Ti/PTFE-F- PbO_2-Ⅰ电极制备的工艺优化 | 第57-58页 |
·电催化氧化对氯苯酚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五章 Ti/TiO_2-PTFE-PbO_2复合电极的制备及电氧化性能 | 第63-71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实验内容 | 第64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9页 |
·准稳态极化曲线 | 第64-66页 |
·Tafel 斜率和交换电流密度 | 第66-68页 |
·电极强化电解稳定性 | 第68页 |
·对氯苯酚去除率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第71-73页 |
·总结 | 第71-72页 |
·建议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