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禽论文--鸭论文

五个新的鸭β-防御素的分离、鉴定及其抗病毒机制的初探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引言第12-19页
   ·防御素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防御素的定义及分类第12-13页
     ·防御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第13-14页
   ·禽防御素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禽防御素分子结构第15页
     ·禽防御素蛋白的表达第15页
     ·禽防御素的生物学特性第15-16页
     ·禽防御素的组织分布及诱导性表达第16-17页
   ·防御素抗感染的信号转导机制第17-18页
   ·鸭肝炎病毒第18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33页
   ·材料第19-20页
     ·菌株、载体质粒及重组蛋白第19页
     ·试剂与仪器第19-20页
     ·实验动物第20页
     ·实验动物样品第20页
   ·鸭AvBD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20-25页
     ·组织总RNA的提取第20-21页
     ·反转录(RT)第21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第21-22页
     ·PCR产物的回收第22页
     ·PCR产物的连接第22-23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3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23页
     ·重组质粒的提取第23-24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24页
     ·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较第24-25页
   ·重组鸭AvBD1、5和16蛋白在原核中的表达第25-28页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测序第25-27页
     ·重组鸭AvBD1、5和16蛋白的诱导表达第27-28页
     ·重组鸭AvBD1、5和16蛋白的纯化第28页
   ·鸭AvBD1、3、5、6和16蛋白的合成第28-29页
   ·重组与合成鸭AvBD1、3、5、6和16蛋白的抗菌活性测定第29页
   ·盐离子浓度对重组和合成鸭AvBD1、3、5、6和16蛋白抗菌活性的影响第29页
   ·重组和合成鸭AvBD1、3、5、6和16蛋白对鸭红细胞的溶血活性第29页
   ·重组鸭AvBD1、3、5、6和16的体外抗病毒活性的测定第29-30页
   ·检测鸭AvBDs、IL-2、IL-18、IFN-γ、TLR-7经鸭肝炎病毒诱导后的组织表达差异第30-32页
     ·实验动物及组织样品的采集第30页
     ·cDNA模板和标准品的制备第30-31页
     ·检测鸭AvBDs、IL-2、IL-18、IFN-γ、TLR-7组织表达差异第31-32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2-3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3-58页
   ·鸭AvBD1、3、5、6和16基因的克隆第33-34页
   ·测序结果与分析第34-36页
   ·鸭AvBD1、3、5、6和16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第36-38页
   ·重组鸭AvBD1、5和16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第38-42页
     ·表达用重组质粒pMD18-duckAvBD1、5和16的鉴定第38-39页
     ·重组表达质粒pGEX-duckAvBD1、5、16的鉴定第39-40页
     ·重组鸭AvBD1、5和16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第40-42页
   ·重组和合成鸭AvBD1、3、5、6和16蛋白的抗菌活性第42页
   ·盐离子浓度对重组和合成鸭AvBD1、3、5、6和16蛋白抗菌活性的影响第42-46页
   ·重组和合成鸭AvBD1、3、5、6和16蛋白对鸭红细胞的溶血活性第46页
   ·重组鸭AvBD1、3、5、6和16蛋白的抗病毒活性第46-47页
   ·鸭AvBDs、1L-2、IL-18、IFN-γ、TLR-7经鸭肝炎病毒诱导后的组织表达差异第47-58页
4 讨论第58-62页
   ·鸭AvBD1、3、5、6和16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进化分析第58页
   ·重组鸭AvBD1、3、5、6和16蛋白的原核表达第58-59页
   ·重组和合成鸭AvBD1、3、5、6和16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第59-60页
   ·鸭AvBDs、IL-2、IL-18、IFN-γ、TLR-7经鸭肝炎病毒诱导后的组织表达差异第60-62页
5 结论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附录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瘤胃兼性厌氧CDB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盐生植物碱蓬籽油对绵羊瘤胃发酵及日粮养分消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