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论文--其他监测仪器设备论文

改进型高密度电阻率探针(MERPⅡ)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绪论第13-28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第14-17页
     ·电阻率监测方法研究现状第14-15页
     ·高密度电阻率原位监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5-17页
   ·MERPⅡ相关基础研究简介第17-20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0-22页
     ·研究内容第20-21页
     ·技术路线第21-22页
   ·本文研究成果与创新第22-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2 MERPⅡ总体设计第28-32页
   ·MERPⅡ结构组成功能介绍第28-29页
   ·MERPⅡ各部分优化设计目标第29-30页
     ·电阻率传感器的优化设计目标第29页
     ·下位机总体结构优化设计目标第29-30页
     ·上位机软件优化设计目标第30页
   ·MERPⅡ总体功能设计目标第30页
   ·系统有效性评估方法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MERPⅡ电阻率传感器优化设计第32-41页
   ·MERP 电阻率传感器简介第32-34页
   ·优化设计原则第34-35页
   ·MERPⅡ电阻率传感器结构第35-37页
     ·电阻率子探杆的结构第35-36页
     ·多路电极转换电路第36页
     ·电阻率传感器的结构第36-37页
   ·MERPⅡ电阻率传感器的优势第37-39页
   ·MERPⅡ电阻率传感器技术性能参数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MERPⅡ下位机设计第41-57页
   ·MERP 下位机简介第41-45页
     ·MERP 下位机硬件简介第41-43页
     ·MERP 主控软件简介第43页
     ·MERP 采集控制电路技术参数第43-44页
     ·MERP 下位机存在的问题第44-45页
   ·优化设计原则第45页
   ·MERPⅡ采集控制电路的改进第45-48页
   ·多路电极转换电路设计第48-52页
     ·两级开关矩阵结构介绍第48-50页
     ·第二级开关矩阵第50页
     ·串并转换和开关驱动第50-51页
     ·电路设计第51-52页
   ·MERPⅡ主控软件优化设计第52-54页
     ·采集模块软件优化设计第52页
     ·通信模块软件优化设计第52-54页
   ·相关技术参数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5 MERPⅡ上位机软件设计第57-69页
   ·MERP 上位机软件简介第57-58页
   ·优化设计原则第58-59页
   ·MERPⅡ的上位机软件功能模块第59-61页
   ·软件系统的具体实现第61-68页
     ·远程控制台模块第62-63页
     ·实时数据处理及自动绘图模块第63-66页
     ·数据分析和反演曲线模块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6 MERPⅡ系统集成与应用效果评价第69-78页
   ·附属设备第69-72页
     ·远程服务器第69页
     ·太阳能供电系统第69-70页
     ·多功能三脚架第70-71页
     ·浮漂第71页
     ·GPS 卫星定位跟踪器第71-72页
     ·开关遥控器第72页
     ·锚和配重第72页
     ·警示灯及光控开关第72页
   ·系统集成第72-73页
   ·MERPⅡ系统误差分析第73-77页
     ·采集控制电路误差分析第73-75页
     ·电阻率传感器误差分析第75-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7 综合应用效果评价第78-100页
   ·不同盐度水溶液测试第78-83页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第78-83页
     ·结论实验第83页
   ·判定模拟海床界面测试第83-87页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第83-87页
     ·实验结论第87页
   ·地下污水管线泄漏原位自动监测模拟实验第87-99页
     ·研究背景、依据和目的第87-89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89-93页
     ·结果与讨论第93-98页
     ·实验结论第98-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00-102页
   ·结论第100页
   ·本文主要创新第100-101页
   ·下一步的研究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效精馏和热泵技术用于低浓度废水处理的研究
下一篇: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物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对有机质来源的指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