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鲁棉研15重组自交系产量、纤维品质及黄萎病抗性QTL定位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英文缩略词第11-12页
1.前言第12-24页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第12-15页
     ·以特异性酶切为特征的分子标记(RFLP)第12-13页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第13-14页
       ·RAPD标记第13页
       ·SSR标记第13-14页
       ·SRAP标记第14页
     ·AFLP标记第14-15页
     ·基于DNA芯片技术的分子标记第15页
   ·作图群体的类型与特点第15-17页
     ·初级定位遗传群体第15-16页
     ·次级定位遗传群体第16-17页
     ·作图群体大小的确定第17页
   ·数量性状基因(QTL)作图方法第17-19页
     ·单标记分析法(SMA)第18页
     ·区间作图法(IM)第18页
     ·复合区间作图法(CIM)第18页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第18-19页
   ·棉花重要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9-23页
     ·棉花产量性状QTL定位第19-20页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第20-21页
     ·棉花抗黄萎病QTL定位第21-22页
     ·棉花其他性状相关QTL定位第22-23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3-24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4-33页
   ·试验材料及群体构建第24页
   ·田间种植及试验设计第24页
   ·试验方法第24-26页
     ·产量性状调查第24页
     ·纤维品质的测定第24-25页
     ·温室黄萎病抗性鉴定第25-26页
       ·棉苗的培育第25页
       ·病原菌的制备第25页
       ·接种及鉴定方法第25-26页
   ·DNA提取及分子标记实验第26-31页
     ·棉花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6-28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6-27页
       ·基因组DNA提取所需溶液的配制第27-28页
     ·分子标记实验第28-31页
       ·SSR标记筛选及群体检测第28-29页
       ·SSR引物的PCR扩增第29页
       ·扩增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第29-31页
       ·凝胶银染分析与结果记录第31页
   ·数据分析第31-32页
     ·表型性状及标记统计检测第31-32页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32页
     ·QTL作图第32页
   ·染色体定位第32页
   ·QTL命名方法第32-3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3-54页
   ·亲本及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主要性状表现第33-34页
   ·RIL群体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第34-39页
     ·单株籽棉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34-35页
     ·单株籽棉产量与构成因素性状的通径分析第35-37页
     ·单株籽棉产量与构成因素性状逐步回归分析第37-38页
     ·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相关分析第38-39页
   ·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染色体定位第39-45页
     ·群体分子标记基因型的分析和连锁图谱的构建第39-44页
       ·SSR引物多态性筛选及标记的偏分离检验第39-40页
       ·连锁分析及图谱构建第40-44页
     ·连锁群的染色体定位分析第44-45页
   ·主要性状的QTL定位分析第45-51页
     ·产量性状的QTL定位第46-47页
     ·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第47-49页
     ·黄萎病抗性QTL定位第49-51页
   ·F_2、F_(6:7)群体图谱及QTL定位结果比较第51-54页
4. 讨论第54-57页
   ·亲本组合及群体类型的选择第54页
   ·鲁棉研15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第54-55页
   ·黄萎病性状QTL分析第55页
   ·标记的偏分离第55-56页
   ·不同世代QTL检测的稳定性第56-57页
5. 全文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S45AB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玉米自交系维生素A基因crtRB1和lcyE的等位变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