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一、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2-14页 |
| (一) 经济增长的概念 | 第12-13页 |
| (二) 管理创新的概念 | 第13-14页 |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 (一)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二) 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 一、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 (一) 古典经济理论 | 第16页 |
| (二)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16-17页 |
| (三)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17-18页 |
| 二、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 三、管理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 第三章 测量管理创新贡献度模型的分析 | 第23-30页 |
| 一、管理创新与经济增长关联度测算模型分析 | 第23-27页 |
| (一) 指标体系分析法 | 第23-24页 |
| (二) 等效益面生产函数模型 | 第24-25页 |
| (三) 扣除法模型 | 第25-27页 |
| 二、引入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的扣除法模型 | 第27-30页 |
| (一) 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 第27-28页 |
| (二) 阿尔蒙滞后模型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中管理创新贡献度实证分析 | 第30-48页 |
| 一、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现状 | 第30-33页 |
| (一) 山东省经济增长基本状况 | 第30-32页 |
| (二) 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 第32页 |
| (三) 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化状况 | 第32-33页 |
| 二、山东省经济增长中管理创新贡献度的测算 | 第33-48页 |
| (一) 模型数据的选取和处理以及参数的估计 | 第33-37页 |
| (二) 参数估计与实证检验 | 第37-41页 |
| (三) 山东省经济增长中管理创新贡献度估计与分析 | 第41-48页 |
| 第五章 山东省内各区域经济增长中管理创新贡献度分析 | 第48-53页 |
| 一、山东省内各区域管理创新贡献度横向比较 | 第48-50页 |
| 二、山东省内各区域管理创新贡献度纵向比较 | 第50-53页 |
| 第六章 提高山东省管理创新贡献率的政策与建议 | 第53-57页 |
| 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 | 第53-54页 |
| (一) 优化传统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 第53页 |
| (二) 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 第53-54页 |
| (三) 发展海洋经济 | 第54页 |
| 二、合理定位管理创新主体的角色 | 第54-56页 |
| (一) 地方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 | 第55页 |
| (二) 企业角色的合理定位 | 第55-56页 |
| 三、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明确管理创新重点 | 第56-57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一、结论 | 第57页 |
| 二、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