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昆的家谱编修活动及其理论成就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汪道昆家谱编修的原因及过程 | 第11-20页 |
(一) 社会风气原因 | 第11页 |
(二) 家族期望原因 | 第11-12页 |
(三) 个人主观原因 | 第12-13页 |
(四) 修谱的过程 | 第13-20页 |
二、 汪道昆所修家谱的内容及体例 | 第20-27页 |
(一) 基本内容 | 第20-21页 |
(二) 家谱的体裁、体例 | 第21-23页 |
(三) 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筛选 | 第23-25页 |
(四) 家谱的斟酌修饰 | 第25-27页 |
三、 汪道昆的家谱观及家谱评价观 | 第27-34页 |
(一) “谱者,史之流也”的家谱性质论 | 第27-28页 |
(二) “重躬行”的家谱收族论 | 第28-29页 |
(三) 以“重礼”为基础的家谱基础论 | 第29-30页 |
(四) 亲近谱与家谱“传信”关系论 | 第30-31页 |
(五) “事核、律严”的家谱评价观 | 第31-34页 |
四、 汪道昆家谱人物传记的编写特点 | 第34-41页 |
(一) 涉及人物层面广 | 第34页 |
(二) 深入挖掘人物个性特征 | 第34-37页 |
(三) 重在写每个传主的“为人” | 第37-38页 |
(四) 两种写作方法运用得当 | 第38-39页 |
(五) 语言细致、富有文学气息 | 第39-41页 |
五、 汪道昆家谱人物传记的思想性 | 第41-44页 |
(一) 唯心和唯物观的矛盾出现 | 第41-42页 |
(二) 以宗法思想为指导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一 汪道昆两部家谱比较辨析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读研期间学术成果一览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