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建型住宅售楼处设计及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1页 |
·研究方法与流程 | 第11-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研究的流程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住宅售楼处的起源和发展 | 第13-21页 |
·售楼处形成原因分析 | 第13-17页 |
·房地产商品化 | 第13-15页 |
·中国房地产营销制度 | 第15-16页 |
·政府相关法规—预售制度的出现 | 第16-17页 |
·售楼处的发展变迁 | 第17-21页 |
·售楼处的功能变迁 | 第17页 |
·售楼处的作用变迁 | 第17-18页 |
·售楼处的形式变迁 | 第18-19页 |
·售楼处的规划变迁 | 第19页 |
·售楼处的营销方式变迁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临建型住宅售楼处建筑功能与特点分析 | 第21-38页 |
·住宅售楼处的分类 | 第21-30页 |
·非临建型住宅售楼处 | 第21-27页 |
·临建型住宅售楼处 | 第27-29页 |
·临建型住宅售楼处与非临建型售楼处的比较 | 第29-30页 |
·临建型住宅售楼处承担的功能 | 第30-34页 |
·宣示功能 | 第30-31页 |
·标志功能 | 第31-33页 |
·信息功能 | 第33-34页 |
·感应功能 | 第34页 |
·交换功能 | 第34页 |
·临建型住宅售楼处的特点 | 第34-38页 |
·售楼处的功能特点 | 第34-35页 |
·售楼处选址特点 | 第35-38页 |
第四章 临建型住宅售楼处内部空间设计研究 | 第38-71页 |
·售楼处内部的功能组织 | 第38-54页 |
·售楼处的功能配置 | 第38-50页 |
·售楼处的功能拓展 | 第50-51页 |
·售楼处的流线 | 第51-54页 |
·售楼处建筑空间组合 | 第54-58页 |
·串联式的空间组合方式 | 第54-55页 |
·通道式的空间组合方式 | 第55-56页 |
·放射式的空间组合方式 | 第56-57页 |
·综合性大厅的空间组合方式 | 第57-58页 |
·售楼处内部氛围营造 | 第58-65页 |
·室内空间丰富性设计 | 第58-62页 |
·室内陈设设计 | 第62-64页 |
·室内照明设计 | 第64-65页 |
·样板间的空间设计研究 | 第65-71页 |
第五章 临建型住宅售楼处入口空间与造型设计研究 | 第71-85页 |
·售楼处入口空间设计研究 | 第71-72页 |
·可视性 | 第71页 |
·归属性 | 第71页 |
·开放性 | 第71-72页 |
·售楼处外观造型设计研究 | 第72-82页 |
·售楼处平面布局对建筑外观造型的影响 | 第72-74页 |
·售楼处外观造型设计特点 | 第74-80页 |
·当代建筑艺术对售楼处外观造型设计影响 | 第80-81页 |
·售楼处室外照明设计 | 第81-82页 |
·售楼处材料设计特点 | 第82-85页 |
第六章 临建型住宅售楼处景观环境的设计研究 | 第85-93页 |
·售楼处的景观设计 | 第85-90页 |
·水景设计 | 第85-86页 |
·植物配置 | 第86-87页 |
·铺地 | 第87页 |
·景观小品 | 第87-89页 |
·售楼处停车区域 | 第89-90页 |
·售楼处的景观设计原则 | 第90-93页 |
·展示性 | 第90-91页 |
·体验性 | 第91页 |
·可持续性 | 第91-93页 |
结语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