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纳米粒子的形貌 | 第9-14页 |
·单晶纳米粒子 | 第10-12页 |
·挛晶纳米粒子 | 第12-13页 |
·影响纳米粒子形貌的机制 | 第13-14页 |
·规则形貌纳米粒子的主要合成方法 | 第14-17页 |
·直接还原法 | 第14-15页 |
·晶种法 | 第15-16页 |
·羟基还原法 | 第16-17页 |
·保护剂对合成规则纳米粒子所起的作用 | 第17-19页 |
·PVP | 第17-18页 |
·CTAB | 第18-19页 |
·规则形貌的纳米粒子的应用 | 第19-24页 |
·催化 | 第19-22页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第22-23页 |
·表面拉曼光谱 | 第23页 |
·医药 | 第23-24页 |
·不同的规则形貌纳米粒子在催化反应中活性不同的机理 | 第24-25页 |
·本论文构想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微波辅助溶剂还原法制备片状,二十面体和三角形纳米金 | 第27-41页 |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仪器 | 第28页 |
·试剂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制备过程中紫外-可见(UV-vis)光谱表征 | 第29-30页 |
·不同反应时间纳米金的TEM 表征 | 第30-31页 |
·调控CTAB 浓度合成金纳米片 | 第31-33页 |
·调控PVP 浓度合成金二十面体 | 第33-34页 |
·不同溶剂对合成金纳米粒子影响 | 第34-35页 |
·不同加热方式合成金纳米粒子 | 第35-37页 |
·Au 纳米粒子的XRD 表征 | 第37-39页 |
·Au 纳米粒子的XPS 表征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片状,二十面体,三角形纳米金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41-53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仪器 | 第41-42页 |
·试剂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2页 |
·分散在水溶液中的金纳米催化剂TEM 图 | 第43页 |
·未加催化剂的UV-vis 图 | 第43-44页 |
·三种形貌金纳米催化剂催化反应的UV 图 | 第44-48页 |
·三种形貌催化剂加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 第48-49页 |
·金纳米粒子在反应后的TEM 图 | 第49-50页 |
·金纳米粒子催化氢化对硝基苯酚 | 第50-51页 |
·金纳米粒子催化氢化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机理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片状,二十面体,三角形纳米金胶束催化性能研究 | 第53-65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仪器 | 第53页 |
·试剂 | 第53-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4页 |
·三种形貌金纳米胶体催化剂反应的UV-vis 图 | 第55-57页 |
·三种形貌催化剂加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 第57-59页 |
·金纳米粒子在反应后的TEM 图 | 第59页 |
·类球形纳米金的TEM 图 | 第59-60页 |
·类球形纳米金催化氢化对硝基苯胺UV-vis 图 | 第60-61页 |
·电导率法测定CTAB 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 第61-62页 |
·胶体的催化活性较高原因初探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