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污水循环利用过程的缓蚀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3页 |
·石化污水回用的意义及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直流冷却水 | 第11页 |
·循环冷却水 | 第11-12页 |
·污水腐蚀结垢机理与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腐蚀分类 | 第12页 |
·腐蚀结垢机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腐蚀结垢机理研究趋势 | 第16-17页 |
·冷却水的腐蚀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静态监测 | 第17页 |
·动态监测 | 第17-18页 |
·腐蚀分析方法研究趋势 | 第18页 |
·石化污水缓蚀阻垢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缓蚀阻垢技术概述 | 第18-19页 |
·缓蚀阻垢剂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缓蚀阻垢剂的复配与协同效应 | 第20页 |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本论文技术路线 | 第22页 |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3-3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炼油厂与乙烯厂回用水水质分析方法 | 第24页 |
·碳钢在回用水中的失重试验 | 第24-26页 |
·复合缓蚀剂的阻垢性能评定方法 | 第26-27页 |
·动态模拟装置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0-65页 |
·单一因素对碳钢腐蚀的影响 | 第30-42页 |
·酸度、温度、浊度、油含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影响腐蚀的离子 | 第32-39页 |
·微生物腐蚀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训练 | 第42-47页 |
·主因子的确定 | 第42页 |
·神经网络拓扑结构 | 第42-43页 |
·腐蚀速率模型的建立预测与运行 | 第43-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缓蚀剂的阻垢性能与协同效应分析 | 第47-55页 |
·药剂的阻垢性能与协同效应分析 | 第47-51页 |
·药剂缓蚀性能的测定与复配 | 第51-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一体化动态模拟实验 | 第55-65页 |
·回用水水质分析 | 第55-56页 |
·一体化动态模拟实验的运行与结果分析 | 第56-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