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 本文的视角和思路 | 第11-12页 |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一、网络文化的一般理论 | 第13-22页 |
(一) 网络文化的本质 | 第13-17页 |
1. 网络的概念 | 第13-14页 |
2. 文化的概念 | 第14-15页 |
3. 网络文化的本质 | 第15-17页 |
(二) 网络文化的特征 | 第17-19页 |
1.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 | 第17-18页 |
2.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 | 第18页 |
3. 网络文化的交互性 | 第18-19页 |
4.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 | 第19页 |
(三) 网络文化的功能 | 第19-21页 |
1. 网络文化的经济功能 | 第19-20页 |
2. 网络文化的政治功能 | 第20页 |
3. 网络文化的文化功能 | 第20页 |
4. 网络文化对人的发展的功能 | 第20-21页 |
(四) 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关系 | 第21-22页 |
二、当代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32页 |
(一) 网络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第22-25页 |
1. 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第22-23页 |
2. 网络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第23-24页 |
3. 当代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的原因 | 第24-25页 |
(二) 当代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的积极方面 | 第25-28页 |
1. 丰富繁荣了当代中国文化 | 第25-26页 |
2.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 | 第26-27页 |
3. 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 第27页 |
4. 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娱乐需求 | 第27-28页 |
(三) 当代中国网络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1. 过分庸俗化 | 第28-29页 |
2. 过度娱乐化 | 第29-30页 |
3. 创新性缺乏 | 第30页 |
4. 文化信息的失真 | 第30-31页 |
5. 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 | 第31-32页 |
三、当代中国网络文化的建构 | 第32-41页 |
(一) 当代中国网络文化建构的基本原则 | 第33-35页 |
1. 坚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 | 第33-34页 |
2. 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原则 | 第34页 |
3. 坚持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协调互动的原则 | 第34-35页 |
4. 坚持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35页 |
(二) 中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 | 第35-37页 |
1. 建构一种高品位的网络文化 | 第35-36页 |
2. 建构一种创新性的网络文化 | 第36页 |
3. 建构一种理性规范的网络文化 | 第36-37页 |
4. 建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网络文化 | 第37页 |
(三) 当代中国网络文化建设的途径 | 第37-41页 |
1. 不断加强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建设,为网络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现实基础 | 第37-38页 |
2. 不断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为网络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 第38页 |
3. 搭建一些反映先进文化的大型网络平台,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第38-39页 |
4.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优化网络文化环境 | 第39页 |
5.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网民自身素质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