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各相态氟化铝的制备 | 第11-18页 |
·无定形氟化铝 | 第11-13页 |
·β-AlF_3的合成 | 第13-14页 |
·α-AlF_3的合成 | 第14-17页 |
·γ-AlF_3的合成 | 第17-18页 |
·其它相态的氟化铝的合成 | 第18页 |
·高比表面积Cr-AlF_3催化剂的应用 | 第18-19页 |
·高比表面积Cr-AlF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19-20页 |
·添加造孔剂法 | 第19页 |
·加热分解法 | 第19-20页 |
·高比表面积Cr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20页 |
·选题依据 | 第20-24页 |
·选题背景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化学试剂 | 第24页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催化剂的活化过程 | 第24-25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5-28页 |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第25页 |
·氮气吸脱附曲线和比表面积测定(BET) | 第25页 |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Raman) #1 | 第25-26页 |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EDX) | 第26页 |
·高分辨透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TEM-EDX) | 第26页 |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 第26页 |
·吡啶吸附傅立叶红外光谱(Pyridine-FTIR) | 第26页 |
·热重(TG-DTA)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高比表面积α-AlF_3合成条件的优化 | 第28-36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29页 |
·催化剂的活化和活性测试 | 第29-30页 |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4页 |
·炭化温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氟化温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氟化氢浓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除炭温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高比表面积α-AlF_3催化剂的表征和应用 | 第36-42页 |
·引言 | 第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页 |
·高比表面积α-AlF_3的制备 | 第36页 |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制备过程中各样品的晶型变化以及吸附曲线类型的变化 | 第36-37页 |
·高比表面积氟化铝催化剂的形貌和组成分析 | 第37-38页 |
·除炭温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高比表面积氟化铝催化剂的表面酸性 | 第39-40页 |
·高比表面积催化剂催化CCl_2F_2歧化反应的性能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五章 高比表面积氧化铬的制备和表征 | 第42-50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3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蔗糖与铬离子摩尔比对高比表面积氧化铬制备的影响 | 第43-44页 |
·XRD表征 | 第44-45页 |
·N_2等温吸附曲线的表征 | 第45页 |
·高比表面积氧化铬催化剂的TG/DTA表征 | 第45-46页 |
·除碳温度对高比表面积氧化铬合成的影响 | 第46-47页 |
·高比表面积氧化铬表面酸性的考察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第六章 高比表面积Cr_2O_3-α-AlF_3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 第50-58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高比表面积Cr_2O_3-α-AlF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51-52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2页 |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7页 |
·对制备过程中各样品的晶型和吸附类型的考察 | 第52-53页 |
·氟化温度对制备样品的晶型和比表面积的影响 | 第53-54页 |
·对所制备的样品的形貌和氟化程度的考察 | 第54-55页 |
·对制备过程中合成样品的除碳温度的考察 | 第55页 |
·对所合成的样品的表面酸性的考察 | 第55-56页 |
·对所制备样品催化性能的考察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目录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