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8-11页 |
一、研究历史 | 第8-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王贵与李香香》的经典化过程 | 第11-23页 |
一、《王》的创作与生产 | 第11-14页 |
二、刊发与出版 | 第14-15页 |
三、经典的确认 | 第15-17页 |
四、经典的推广 | 第17-19页 |
一)再版和改编 | 第17-18页 |
二)文学批评 | 第18-19页 |
五、经典的“固化” | 第19-23页 |
一)经典选本 | 第19-21页 |
二)载入史册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王》经典化的原因 | 第23-38页 |
一、创作主体的经典意识 | 第23-28页 |
二、文本主体的文艺价值 | 第28-33页 |
一)深广的思想内容 | 第28-29页 |
二)富有时代气息的人物形象 | 第29-31页 |
三)独具一格的艺术结构 | 第31-32页 |
四)民族形式的卓越实践 | 第32-33页 |
三、接受主体的合力推动 | 第33-38页 |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策应 | 第34-35页 |
二)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 第35-36页 |
三)读者的期待视野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