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论文的组织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集群系统和负载均衡技术 | 第17-31页 |
·集群系统分类简介 | 第17-20页 |
·国外主要集群系统 | 第18-19页 |
·国内主要集群系统介绍 | 第19页 |
·集群应用领域 | 第19-20页 |
·集群系统架构 | 第20-28页 |
·web 服务器集群的特点 | 第20-21页 |
·服务器集群测评标准 | 第21-23页 |
·WebGIS 服务特点分析 | 第23-24页 |
·理想集群模型 | 第24-28页 |
·负载均衡实现机制分析 | 第28-30页 |
·基于RR-DNS 的解决方法 | 第28-29页 |
·基于客户端的解决方法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LVS 集群负载均衡技术以及在WebGis 服务特点 | 第31-57页 |
·负载均衡 | 第31-44页 |
·负载均衡的定义 | 第31-36页 |
·负载均衡分配粒度分析 | 第36-37页 |
·LVS 拓扑结构分析 | 第37-44页 |
·LVS 的三种负载均衡调度方法及比较 | 第44-49页 |
·网络地址转换模式(VS/NAT) | 第44-45页 |
·IP 隧道模式(VS/TUN) | 第45-46页 |
·直接路由模式(VS/DR) | 第46-49页 |
·负载均衡调度算法 | 第49-56页 |
·负载均衡静态调度算法分析 | 第49-50页 |
·负载均衡动态调度算法分析 | 第50-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一种改进的负载调度算法 | 第57-66页 |
·现有算法存在的不足 | 第57-58页 |
·算法思想 | 第58-59页 |
·新算法中主要参数计算 | 第59-60页 |
·算法实现 | 第60-65页 |
·算法设计流程图 | 第60-61页 |
·真实服务器负载计算 | 第61-64页 |
·算法代码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webgis 集群系统搭建与分析 | 第66-76页 |
·系统构建过程 | 第66-70页 |
·集群系统的结构分析 | 第66页 |
·负载均衡系统安装配置 | 第66-69页 |
·webgis 测试平台 | 第69-70页 |
·监控系统 | 第70-72页 |
·监控集群系统软件介绍 | 第70页 |
·nagios 安装配置 | 第70-71页 |
·测试监控系统 | 第71-72页 |
·系统测试 | 第72-75页 |
·测试工具介绍 | 第72-73页 |
·测试环境搭建 | 第73-74页 |
·测试结果及测试报告分析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作者简历 | 第79-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