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半导体三极管(晶体管)论文

硅基大倍数红外光敏三极管的研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3-14页
   ·硅基光敏三极管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第14-20页
     ·光敏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研究进展第14-18页
     ·光敏三极管等效电路图第18-20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半导体器件基本理论第22-32页
   ·载流子浓度与费米能级第22-23页
   ·载流子运动第23-24页
   ·掺杂不均匀产生的内建电场第24-25页
   ·泊松方程第25页
   ·大电流下的载流子输运第25-27页
     ·迁移率第25-26页
     ·载流子一载流子散射第26-27页
   ·PN 结理论第27-31页
     ·PN 结势垒第27-29页
     ·伏安特性第29-30页
     ·PN 结电容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光敏三极管的工作机理第32-47页
   ·半导体材料的光吸收第32页
   ·光敏二极管特性第32-36页
     ·光敏二极管光生伏特效应第32-35页
     ·主要参数第35-36页
   ·光敏三极管的工作方式第36-43页
     ·共射级晶体管模型第36-39页
     ·共射级晶体管增益电流和击穿电压第39-43页
     ·工作方式和主要参数第43页
   ·特征波长和增透膜第43-45页
     ·特征波长的选择第43-44页
     ·增透膜的确立第44-45页
   ·光敏三极管响应速度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衬底材料选择和版图设计第47-60页
   ·光敏三极管设计的总体方向和目标第47-48页
   ·器件外延片的选择问题第48-51页
     ·衬底的选择第48-49页
     ·外延层的确定第49-51页
   ·器件光开通现象的控制第51-52页
   ·光敏器件结构参数设计第52-55页
     ·浓硼、淡硼基区及发射区的选择第52-54页
     ·响应度的提高第54-55页
   ·整体版图的输出第55-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工艺流程以及工艺难点第60-78页
   ·器件的工艺流程第60-68页
     ·工艺流程框架图第60页
     ·分步工艺流程分析第60-68页
   ·关键工艺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第68-77页
     ·氧化扩散过程中温度,气流量,通源时间控制第68-70页
     ·浓硼光敏区、淡硼基区,发射区掺杂问题的解决第70-73页
     ·二次氧化和三次氧化方块电阻的控制第73-76页
     ·慢退火来提高发射区少子寿命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6章 封装测试和总结第78-82页
   ·光敏器件的几种封装第78页
   ·测试和数据分析第78-80页
   ·总结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数转换器的测试研究
下一篇: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驱动部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