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引言 | 第14-18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二、研究的现状 | 第15-16页 |
三、研究的思路及论证逻辑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没收财产刑概述 | 第18-37页 |
第一节 没收财产刑的概念 | 第18-26页 |
一、没收财产刑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8-20页 |
二、没收财产刑的性质 | 第20-22页 |
三、没收财产刑的分类 | 第22-23页 |
四、没收财产刑的适用 | 第23-26页 |
第二节 没收财产刑的历史嬗变 | 第26-37页 |
一、中国古代的没收财产刑 | 第26-31页 |
二、中国近代的没收财产刑 | 第31-33页 |
三、中国现代的没收财产刑 | 第33-37页 |
第二章 没收财产刑比较研究 | 第37-68页 |
第一节 外国没收财产刑的历史发展 | 第37-41页 |
一、外国没收财产刑的起源与发展 | 第37-39页 |
二、外国没收财产刑的衰落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外国没收财产刑的立法概况 | 第41-55页 |
一、关于一般没收(没收财产刑) | 第41-47页 |
二、关于特别没收 | 第47-53页 |
三、对比研究的结论 | 第53-55页 |
第三节 俄罗斯没收财产刑的兴起和衰落 | 第55-68页 |
一、前苏联关于没收财产刑的规定 | 第55-56页 |
二、1996 年《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关于没收财产的规定 | 第56-59页 |
三、2003 年俄罗斯没收财产刑的取消 | 第59-60页 |
四、2006 年俄罗斯“没收财产”的刑法新规定 | 第60-68页 |
第三章 没收财产刑存废之争 | 第68-86页 |
第一节 没收财产刑废除论 | 第68-72页 |
一、没收财产刑废除论概述 | 第68-69页 |
二、没收财产刑废除论的基本立论 | 第69-72页 |
第二节 没收财产刑保留论 | 第72-74页 |
一、没收财产刑保留论概述 | 第72-73页 |
二、没收财产刑保留论的基本立论 | 第73-74页 |
第三节 对没收财产刑存废之争的评论 | 第74-86页 |
一、一个前提性问题:对没收财产刑“违宪批判”之澄清 | 第74-76页 |
二、中国当代没收财产刑的存废立场及其述评 | 第76-84页 |
三、没收财产刑存废之争的局限性 | 第84-86页 |
第四章 我国没收财产刑的适用现状及其实证分析 | 第86-119页 |
第一节 没收财产刑的适用现状 | 第86-105页 |
一、判决适用情况 | 第86-92页 |
二、个罪的适用情况 | 第92-102页 |
三、全部没收和部分没收的适用情况 | 第102-104页 |
四、没收财产刑的执行现状 | 第104-105页 |
第二节 我国没收财产刑适用现状的实证分析 | 第105-119页 |
一、没收财产刑适用情况分析 | 第105-106页 |
二、没收财产刑的主刑配置分析 | 第106-115页 |
三、没收财产刑的种类选择分析 | 第115-117页 |
四、没收财产刑的执行情况分析 | 第117-119页 |
第五章 没收财产刑的废除及财产刑结构的完善 | 第119-158页 |
第一节 没收财产刑应予废除 | 第119-133页 |
一、没收财产刑的价值反思 | 第119-127页 |
二、没收财产刑应予废除 | 第127-132页 |
三、没收财产刑废除后财产刑结构的完善 | 第132-133页 |
第二节 罚金刑的完善 | 第133-141页 |
一、扩大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 第133-135页 |
二、科学考量罚金刑的适用方式 | 第135-136页 |
三、科学规定罚金刑的数额 | 第136-137页 |
四、完善罚金刑的执行制度 | 第137-139页 |
五、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 第139-141页 |
第三节 特别没收的完善 | 第141-158页 |
一、提升没收的法律地位 | 第141-143页 |
二、明确特别没收的适用范围 | 第143-150页 |
三、设立追征制度 | 第150-153页 |
四、设立“未定罪没收”制度 | 第153-154页 |
五、强化对第三人权益的保护 | 第154-155页 |
六、对特殊犯罪适用特殊没收规则 | 第155-156页 |
七、加强刑事没收的国际合作 | 第156-158页 |
结语 | 第158-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5页 |
后记 | 第165-166页 |